TOP

内科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主管护师解读营养治疗原则

2024-08-14 19: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逐渐提高。然而,在救治过程中,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据统计,我国重症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60%,而营养支持不足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阐述内科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并由主管护师解读营养治疗原则,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营养支持的认识。

二、内科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及危害

1. 现状

内科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病程较长,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免疫功能减退等。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影响生存率。

2. 危害

(1)免疫功能受损: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从而加重病情。

(2)器官功能受损:营养不良可导致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减退,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3)肌肉萎缩: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影响呼吸功能,增加呼吸衰竭的风险。

(4)生活质量降低:营养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表现为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三、内科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1. 维持生命活动: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

2. 促进伤口愈合: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伤口愈合,缩短病程。

3. 增强免疫功能: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4. 改善器官功能: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器官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5. 提高生活质量: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四、主管护师解读营养治疗原则

1. 早期营养支持:重症患者应在入院后24-48小时内开始营养支持治疗。早期营养支持可以减少蛋白质消耗,维持肠道屏障功能,预防感染,并为患者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个体化营养支持: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严重程度、营养状况、代谢特点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例如,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

3. 营养素全面、均衡:营养支持应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是修复组织、维持免疫功能的基石,应保证其摄入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应根据患者的代谢情况调整比例;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参与机体各种代谢过程,不可或缺。

4. 营养支持途径:营养支持的途径包括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EN有助于维护肠道结构和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应作为首选。当EN无法实施或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时,应考虑PN。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单一途径或两者相结合的混合营养支持。

5. 监测与调整:营养支持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电解质、酸碱平衡、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患者的耐受性和并发症。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确保营养治疗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6. 营养教育:主管护师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营养教育,提高他们对营养支持的认识和配合度。教育内容应包括营养支持的重要性、饮食原则、营养素的来源等,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促进康复。

7. 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在实施营养支持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对于PN,还需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同时,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确保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原则的贯彻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内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率,最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五、总结

内科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遵循营养治疗原则,为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营养支持。通过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张红梅 鲁山县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