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

2023-09-13 23: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经历过小小的伤口感染,那种红肿、疼痛甚至流脓的不适感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在医院手术室这个生死较量的战场上,任何微小的感染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为了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成为了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的“黄金法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手术室无菌操作的神秘面纱,了解医护人员如何凭借高度的“无菌意识”,成为患者生命的坚强守护者。

一、无菌环境:手术成功的基石

无菌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空间内没有微生物存在的状态。在手术室中,无菌环境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因为任何一点微生物污染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那么,如何营造一个无菌环境呢?

首先,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至关重要。每次手术前,手术室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手术台、手术灯、器械台、地面、墙壁等所有可能接触到的地方。这些区域需要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清洁,以杀灭潜在的细菌和病毒。同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手术环境的无菌。未来,手术室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手术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其次,手术室内应明确划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确保各区域之间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无菌区内,且应确保包装完好,标识清晰。无菌物品应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污染或过期,必须立即更换。

二、无菌技术: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

无菌技术是手术室护理的核心原则之一,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和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正确穿戴手术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手术器械和药品,以及严格遵守手术室内的清洁和消毒规定等,来确保无菌操作。

  1. 人员准备: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洗手规范,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帽子、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不带入任何污染源。手术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外科刷手,包括使用抗菌洗手液或消毒液清洗双手,并确保双手的指甲、指缝等难以清洗的部位也得到彻底清洁,以确保手部清洁到无菌状态。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时刻保持无菌状态,避免触碰非无菌区域。

  2. 器械处理:所有手术器械、敷料等均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严格的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灭菌后的器械应存放在无菌包内,使用时才能打开。任何已打开放在无菌台上的备用物品,不论使用与否,均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里,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时,应注意其边缘均应视为有菌,开包时应将包布的四角翻转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脱污染内容物。

  3. 无菌操作规则:手术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如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手术中传递器械不能触碰有菌物品等,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状态。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菌的,包布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

  4. 隔离技术:在手术中,对于有感染性的病灶或可能污染的组织,使用隔离巾等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隔开,防止感染扩散。例如肠道手术时,妥善隔离肠道内容物。

  5. 污染控制:手术期间,限制人员流动,减少门窗开关,降低外界微生物入侵。对接触肿瘤或胃肠腔的器械实行严格污染控制,单独处理。

三、无菌操作的严谨流程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有一套严谨的流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处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1. 术前准备:手术团队需进行严格的个人卫生处理,如洗手、穿戴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等。同时,确认手术类型和手术部位,评估患者状况,确定无菌区域。准备无菌器械台,将手术器械按顺序摆放,以方便使用。

  2. 环境控制:手术室需保持正压通气,定期消毒,确保空气洁净度。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并确认手部无残留物。

  3. 术中操作:在无菌区域内进行手术操作,避免越过无菌区域。打开手术包时,应避免手部直接接触手术器械。使用无菌持物钳取用物品,并确保无菌持物钳不受污染。手术过程中,应保持无菌区域干燥、整洁,避免人员走动和交谈。

  4.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器械和敷料进行分类处理,并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手术器械立即清洗、消毒并灭菌,确保下次使用安全。一次性物品如敷料,则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理,确保手术室环境持续无菌。手术完成后,手术室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包括床、地、墙等。

四、无菌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无菌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并遵守无菌技术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如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等,以及敷料的分类、处理和清洁等。

  1. 加强基础知识培训:了解微生物学、消毒灭菌的基本原理和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是培养无菌意识的基础。医护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掌握无菌操作的理论知识。

  2. 反复实践和训练:通过模拟手术、角色扮演等方式,反复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和训练,让医护人员熟悉并掌握无菌技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无菌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高无菌操作水平。这种检查和评估机制有助于医护人员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4. 建立奖惩机制:对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对于违反无菌原则的行为,进行批评和处罚。这种奖惩机制能够激励医护人员自觉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五、无菌操作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但手术室的无菌操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患者身上可能潜伏着细菌,无法完全避免细菌从患者的口腔、呼吸道甚至皮肤上跑出来,漂浮在空气中,掉落在伤口内。为了应对这种意外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中给患者血液里输注抗生素,杀灭细菌。

此外,手术室的无菌操作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影响手术器械和敷料的无菌状态,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手术室的环境条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

六、结语

无菌操作是手术室护理中的黄金法则,它不仅体现了医学科学的严谨性,更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庄严承诺。通过严格的术前准备、术中的严谨操作、术后的妥善处理以及持续的培训与教育,医护人员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增强无菌意识,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和个人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当我们走进医院时,请相信医护人员正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为我们守护着一道生命的防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高伟 郑州人民医院 中心手术部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