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科普 什么是心脏早搏?

2024-12-25 17:2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2375

心脏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心脏早搏是由于心脏异位起搏点即窦房结以外的部位发出的心脏搏动,是由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所致,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又称为期前收缩、早搏。由于此时心脏未能遵循正常的搏动规律,会影响心脏泵血的效率。早搏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群,儿童、青年和老人,其发生率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心脏早搏包括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三种类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观察到的是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较少见,而交界性早搏更为罕见。每种类型的早搏在用药和病理特征上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一.早搏的病因

心脏早搏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情绪波动、疲劳,以及暴饮暴食都可能是诱因。同时,烟酒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某些病理性状况也可能导致早搏。

1. 心脏病变

心脏病变是早搏最常见的病因,特别是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更易引起早搏。这些心脏病可以使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心脏自律性异常,从而导致早搏。

2. 药物刺激

一些药物可以刺激心脏,使其自律性异常,从而导致早搏。常见的药物有洋地黄、奎尼丁、利多卡因等。

3.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从而导致早搏。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钙等。

4. 神经系统调节异常

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节异常,也可以使心脏自律性异常,从而导致早搏。

5. 其他因素

如情绪激动、疲劳、饮食不当、饮酒、喝咖啡等也可能成为早搏的诱因。长期的生活压力,如持续失眠、过度劳累和持续紧张状态,都可能引起心脏早搏。

二.心脏早搏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心悸或心脏“漏跳”感,即心脏正常跳动节律中突然感到“少跳一下”;有些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患者自己触摸脉搏时也可发现脉律不齐。多数患者可能无任何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

三.心脏早搏的诊断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开具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于那些频繁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的患者,有时会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长时记录的心电图——24~48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是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为临床诊断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依据。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能明显提高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如一过性心律失常以及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

四.治疗方法

治疗早搏的方法可以根据病因和症状分为以下几种:

1.病因治疗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需要治疗病因,如冠心病患者需要改善心肌缺血,心肌病患者需要加强心肌营养等。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早搏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根据早搏形态、早搏次数和患者基础疾病等制定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有胺碘酮、倍他乐克、中成药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

3. 导管消融治疗

对于频繁发作的早搏,可以考虑进行导管消融治疗。该方法是在心脏内置一根电极,通过电生理检查找出早搏的起源点,然后通过加热或冷冻的方法摧毁该区域,从而治愈早搏。

4. 手术治疗

对于导管消融不适合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心脏起搏器等。

5. 饮食调节

一些食物或药物可以引起早搏,因此需要调节饮食,如控制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量。

(张慧 新乡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三)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