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肠梗阻的原因、症状与紧急处理措施

2024-06-21 15:1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导致肠道部分或完全阻塞的一种外科常见急腹症。肠梗阻不仅会引起肠管本身的解剖和功能改变,还可能导致全身性的生理紊乱,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从肠梗阻的原因、症状及紧急处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科普。

一、肠梗阻的原因
肠梗阻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机械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肠扭转、先天性肠道闭锁等。青年人常见的先天性肠扭转和先天性疝气,肠道过长或系膜过长容易引起扭转。

肠道疾病:如肠道炎症、肿瘤、肠套叠等。老年人如果没有做过手术,常见的肠梗阻原因是结肠癌以及急性胃肠炎。此外,肠道内结石,如因吃柿饼过多形成的结石,也可引起肠梗阻。

外部压迫:如腹腔内肿瘤压迫、嵌顿疝等。肿瘤在生长较大时,会对肠腔产生压迫和阻塞。

手术并发症:手术后形成的肠道粘连、肠道表面不光滑等,是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占整个肠梗阻因素的50%以上。

2. 动力性因素:

神经抑制:如腹部手术、腹膜炎等引起的肠道麻痹。

炎症刺激:肠道功能紊乱、慢性铅中毒等引起的肠痉挛。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低钠)引起的肠功能减弱。

3. 血运性因素:

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血栓或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肠管血运障碍,肠管失去蠕动能力。

4. 其他因素:

粪石堆积:老年人常因便秘导致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粪便干结,堵塞肠腔。

药物因素: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安定类药物等,也可能引起肠梗阻。

二、肠梗阻的症状
肠梗阻的典型症状可以总结为“疼、吐、胀、闭”,具体如下:

1. 腹痛: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腔时,近端肠腔存在压力,引起腹痛。这种腹痛通常以绞痛或胀痛形式出现,有时遍及全腹,有时局限在病变周围。

机械性肠梗阻由于梗阻部位以上肠蠕动强烈,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可伴有肠鸣音亢进。如腹痛间歇期缩短,演变为剧烈持续性腹痛,应警惕肠绞窄。

2. 呕吐:

肠管出现梗阻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近端的肠管压力增高,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常见的是胃内容物,如宿食或刚吃下去的食物,有时也会吐胃液、胆汁或肠液。

呕吐频率与吐出物随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梗阻部位越高,呕吐出现越早、越频繁;低位梗阻呕吐出现迟、次数少,可为粪性。

3. 腹胀:

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时,肠内容物滞留,气体或液体在近端肠管滞留,引起腹胀。梗阻的部位越低,腹胀越显著。

高位梗阻因频繁呕吐,腹胀不明显;低位及麻痹性肠梗阻全腹腹胀显著。

4.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肠梗阻后,下端肠管内没有内容物产生,患者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但也有部分位置较高的梗阻,下端肠管内有残留气体或液体,患者可能会出现少量或部分通气通便。

5.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寒战、全身乏力、脉率增快或血压下降等症状,这通常提示肠梗阻病情加重。

三、肠梗阻的紧急处理措施
肠梗阻是一种需要及时处理的急症,常见的急救方法包括禁食、补液和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1. 禁食和胃肠减压:

立即停止摄入食物和水,以减少胃肠负担。

使用鼻胃管减轻肠道压力,缓解胀气和呕吐。

2. 补液支持:

通过静脉输液补充体液和电解质,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有助于维持血压和重要器官功能。

3. 药物干预:

可能使用镇痛剂缓解疼痛,但需谨慎以避免掩盖病情。

根据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4. 观察和评估: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如无改善或病情恶化,需尽快进行专业诊治。

5. 手术治疗:

对于机械性肠梗阻,特别是存在肠绞窄、肿瘤等病因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动力性肠梗阻的治疗方式不一,严重的先天性巨结肠也需要手术治疗。

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管血运障碍,可能导致肠管坏死,需尽早手术治疗。

四、结语
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急症,其病因复杂多样,症状典型且严重。一旦出现疑似肠梗阻症状,如严重腹痛、呕吐、腹胀等,应立即就医。对于高危人群,如腹盆腔肿瘤、腹盆腔外科术后、腹股沟疝和脐疝患者等,应定期体检,关注肠道变化,及时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赵赞 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 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