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揭秘心律失常新技术:老年人也能享受的医疗创新

2023-11-28 01: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心律失常这一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治疗突破。心律失常,即心脏跳动的节奏、速率或起源出现异常,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对于老年人而言,心律失常更是常见且棘手的问题。然而,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心律失常的治疗正变得更加精准、安全和有效。本文将深入探讨心律失常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揭示老年人也能享受的医疗创新。

一、心律失常的概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奏、速率或起源出现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房扑、室早、室速等多种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心律失常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晕厥、心力衰竭、猝死等严重后果。

二、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

传统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电生理治疗。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下降。手术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射频消融术,虽然能够根治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但手术风险高、恢复时间长、费用昂贵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电生理治疗如心脏电复律和除颤治疗,虽然能够迅速恢复心脏正常节律,但仅适用于紧急情况,无法根治心律失常。

三、心律失常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心律失常治疗领域涌现出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心脏起搏器技术的革新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肌,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节奏。传统的心脏起搏器需要植入较大的脉冲发生器和导线,不仅手术创伤大,且术后感染、导线脱位等并发症风险较高。然而,随着无导线起搏器的出现,这一现状得到了彻底改变。

无导线起搏器形状如同一颗胶囊,体积小巧、重量轻,通过微创手术直接植入心脏内部,无需在胸部皮肤下制作囊袋放置起搏器,也无需导线连接。这一创新设计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同时避免了导线相关的并发症。无导线起搏器还具有出色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持续、准确地监测心脏节律,并在需要时及时发放电脉冲,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节奏。目前,无导线起搏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动过缓、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为老年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2. 希氏束起搏技术的兴起

希氏束起搏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生理性起搏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起搏技术,其更接近心脏的自然传导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氏束是心脏电传导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电信号从心房传导至心室。传统的起搏模式心室起搏电极选择放置的位置为右室心尖部或右室间隔部,但这些位置均会导致不同步收缩,易诱发心力衰竭。而希氏束起搏则是将电极定位在希氏束上,起搏该部位,完全符合人体的生理学特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理性起搏。

希氏束起搏技术不仅适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还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通过希氏束起搏技术,可以恢复心脏正常的电传导顺序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希氏束起搏技术还具有手术风险低、恢复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等优势,为老年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3. 新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突破

脉冲电场消融(PFA)是一种新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通过释放短暂的脉冲电场使心肌组织发生电穿孔,从而消除异常放电的心肌细胞,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相比,PFA具有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治疗效率高等优势。

在射频消融手术中,医生需要使用导管紧密贴合心肌组织,通过释放射频电流使心肌组织产生热损伤进而凝固坏死。然而,这种操作方式容易导致心肌组织过度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而PFA则通过电场穿透心肌细胞,无需紧密贴合心肌组织即可达到治疗效果。此外,PFA还具有治疗范围广、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势,适用于房颤、房扑、室早等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

4. 心脏电生理检查与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结合

心脏电生理检查与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结合是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将导管置入心脏不同位置,通过各种电刺激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寻找异常通路或异位起搏点。而导管射频消融术则是通过释放射频电流使心肌组织产生热损伤进而凝固坏死,达到消除病灶、减少或根治心律失常的作用。

这种结合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还实现了精准治疗。医生可以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位置,然后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进行针对性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治疗效果好等优势,适用于房颤、房扑、室早等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

四、心律失常新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心律失常新技术的出现为老年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这些新技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无导线起搏器避免了导线相关的并发症;希氏束起搏技术能够恢复心脏正常的电传导顺序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PFA具有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等优势。其次,这些新技术能够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例如,无导线起搏器无需在胸部皮肤下制作囊袋放置起搏器,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希氏束起搏技术手术风险低、恢复时间短;PFA无需紧密贴合心肌组织即可达到治疗效果。最后,这些新技术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小、重量轻,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希氏束起搏技术能够恢复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PFA具有治疗范围广、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势。

然而,心律失常新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这些新技术需要较高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支持,对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院的设备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这些新技术的费用相对较高,可能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最后,这些新技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五、结语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心律失常治疗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突破。无导线起搏器、希氏束起搏技术、新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为老年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些新技术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心律失常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安全和有效,为老年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苗冬生 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老年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