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麻醉后反应与恢复:如何顺利度过麻醉期

2024-08-14 05: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手术对于许多患者来说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麻醉则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麻醉后,患者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反应和变化,如何顺利度过麻醉期,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后常见的反应以及帮助患者顺利恢复的方法。

一、麻醉后常见的身体反应

1.嗜睡与意识模糊

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的状态。这是因为麻醉药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从体内完全代谢清除,在此期间,大脑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全身麻醉后的患者尤其明显,可能会表现为昏昏欲睡、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下降。

2.恶心与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麻醉后较为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麻醉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导致胃肠蠕动功能紊乱;二是手术操作过程中对胃肠道的牵拉、刺激,也可能引发恶心呕吐;此外,患者个体的差异,如女性、肥胖患者、既往有晕车晕船史的患者,在麻醉后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的呕吐可能会导致患者误吸,引起呼吸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3.疼痛

手术切口处的疼痛是麻醉后患者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之一。疼痛的程度因手术的类型、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患者的个体疼痛阈值而异。一般来说,腹部手术、骨科手术等创伤较大的手术术后疼痛往往较为明显。

4.呼吸功能受影响

麻醉药物会对呼吸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等情况,导致通气不足和氧合功能下降。此外,手术切口的疼痛也会限制患者的呼吸运动,使患者不敢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进一步加重肺部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5.低血压与头晕

麻醉后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以及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等因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和头晕的症状。尤其是在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时,如从平卧位变为坐位或站立位,由于重力作用,血液会向下肢淤积,脑部供血进一步减少,头晕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可能发生晕厥。这对于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来说,风险更高。

二、促进麻醉后恢复的方法

1.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会被送往麻醉恢复室或病房,医护人员会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通过持续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正确的体位管理

术后患者的体位摆放对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全身麻醉未清醒前,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患者清醒后,可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舒适度,逐渐调整体位。

3.有效的疼痛管理

缓解手术切口疼痛是促进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药物镇痛方面,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可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对于轻度疼痛,可先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中重度疼痛,则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但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包括冷敷、热敷、按摩、心理疏导等。冷敷可在术后早期减轻切口肿胀和疼痛,热敷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4.鼓励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对于麻醉后患者的恢复具有诸多益处。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预防胃肠道并发症,如腹胀、便秘等;还可以增强呼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同时,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加快伤口愈合。一般来说,患者在术后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翻身、四肢活动等。随着身体的恢复,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坐起、床边站立、行走等。但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摔倒。

5.合理的饮食安排

麻醉后患者的饮食也需要合理安排,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在麻醉清醒后,患者可先少量饮水,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如果没有不适,可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饮食的选择应注重营养均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三、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与注意事项

1.患者的自我监测与反馈

患者在麻醉恢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切口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同时,患者也要注意自身的情绪变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因为不良的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

2.家属的照顾与支持

家属在患者的麻醉后恢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照顾,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的生活护理,如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洗漱等。同时,家属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护人员传达患者的情况。在饮食方面,家属要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为患者准备合适的饮食。此外,家属的陪伴和鼓励对于患者的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康复。

3.遵循医嘱与按时复查

患者和家属要严格遵循医护人员的嘱咐,按时服药、按时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术后的复查对于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非常重要。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查计划,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检查等。患者和家属要按时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恢复进程,调整治疗方案。

麻醉后恢复是一个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过程。通过了解麻醉后常见的反应,采取有效的促进恢复的方法,并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能够更加顺利地度过麻醉期,早日康复出院,回归正常的生活。

 

(姬旭泽 周口骨科医院 麻醉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