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一旦确诊肺结核,除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格外注意,以促进康复和防止疾病传播。以下是一些肺结核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要养成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按时进餐、服药等,让身体保持良好的节奏。
合理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类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菠菜、橙子、苹果等,以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病情恢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以及过于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等症状。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肺部负担,影响肺部的通气功能和氧气交换,不利于肺结核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患者应严格戒烟。同时,也应尽量避免饮酒或限制饮酒量,因为酒精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而抗结核药物大多需要通过肝脏代谢,饮酒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有痰时应吐在纸巾上并及时焚烧处理,以防止痰液中的结核菌传播给他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捂住口鼻,避免飞沫直接传播。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双手,保持手部清洁。
居住环境:居住的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经常开窗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降低室内病菌的浓度。患者的衣物、被褥等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以杀死结核菌。此外,患者的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阴暗,定期对房间进行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具、地面等。
适度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运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以确保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同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一般每月复查一次,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胸部X线或CT等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传染他人:如果被诊断为传染性肺结核(如菌阳患者),应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特别是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接触。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防止结核菌传播给他人。同时,要告知家人和朋友自己的病情,让他们做好防护措施。
(宋爽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结核病与危重症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