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抗组胺药:荨麻疹治疗的“主力军”

2024-08-17 13: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皮肤病的范畴里,荨麻疹是相当常见的一种,相信不少人都曾被它“纠缠”过。皮肤上突然出现的一片片风团,瘙痒难耐,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呼吸、消化等系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在对抗荨麻疹的漫长“战斗”中,抗组胺药始终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抗组胺药与荨麻疹之间的关联。

认识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以风团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疾病。这些风团通常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可孤立分布,也可融合成片。它们出现得快,消失得也快,一般在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往往此起彼伏,反复出现。除了皮肤症状外,患者还常伴有剧烈的瘙痒,这种瘙痒感常常让人坐立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食物是常见的诱因之一,像鱼虾、牛奶、蛋类、坚果等食物,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进而导致荨麻疹。药物也不容小觑,青霉素、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都有可能成为荨麻疹的“导火索”。此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以及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的感染,也都与荨麻疹的发病密切相关。还有一些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也可能诱发荨麻疹。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要理解抗组胺药为何能成为治疗荨麻疹的“主力军”,就得先了解荨麻疹发病的内在机制。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种叫做IgE的抗体,这种抗体就像一个个“小哨兵”,会附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过敏原就会与这些“小哨兵”结合,触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组胺等炎性介质。

组胺就像是一个“捣乱分子”,它会作用于皮肤、黏膜、血管等部位的组胺受体,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导致风团的出现;刺激神经末梢,让人产生瘙痒感;还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组织水肿。而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竞争性地与组胺受体结合,阻止组胺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组胺的生物学效应,达到减轻或消除荨麻疹症状的目的。

常见抗组胺药的分类与特点

第一代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历史悠久,像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啶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容易获取,并且对缓解荨麻疹的症状有一定效果。然而,第一代抗组胺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它们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容易让人嗜睡、头晕、乏力,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同时,还可能引起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所以,服用第一代抗组胺药期间,应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第二代抗组胺药

随着医学的发展,第二代抗组胺药应运而生,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抗组胺药有了很大的改进。它们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嗜睡等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患者在服药后基本能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而且,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此外,它们的疗效也更为显著,能更有效地控制荨麻疹的症状,减少风团的出现和瘙痒感。

第三代抗组胺药

第三代抗组胺药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的,如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它们不仅继承了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优点,还在某些方面有所提升。比如,它们的疗效可能更强,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以地氯雷他定为例,它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产物,相比氯雷他定,它的抗过敏作用更强,起效更快,且对心脏的毒性更小。

抗组胺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在使用抗组胺药治疗荨麻疹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其用法用量可能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组胺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某些抗组胺药与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合用时,可能会增强中枢抑制作用;与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等合用时,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所以,在服用抗组胺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抗组胺药时需要格外谨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因为某些抗组胺药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儿童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减慢,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用药剂量通常需要适当减少。

荨麻疹虽然不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但却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抗组胺药作为治疗荨麻疹的“主力军”,在控制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在使用抗组胺药时,要充分了解其作用机制、分类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同时,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积极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田蒙蒙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西药房 主管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