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点滴中,食欲不振、偶尔打嗝、不时恶心,这些细微症状常被轻视,归咎于日常小疏忽。但它们若频繁且持久,可能暗示着胃溃疡这一潜在健康隐患,正默默影响着我们的身体。
一、胃溃疡的症状
1、消化不良:胃溃疡患者常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打嗝、恶心、呕吐、胀气等。由于胃黏膜受损,胃的消化功能减弱,食物在胃中滞留时间较长,无法被充分消化,从而引发不适感。
2、长期饥饿感:由于胃溃疡导致的上腹部疼痛,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疼痛而避免进食,进而产生饥饿感。但实际上,这种饥饿感并非真正的饥饿,而是由于疼痛引起的食欲下降。
3、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由于消化不良和胃痛等症状的影响,患者的食欲会显著下降,导致食物摄入量减少,进而引发体重下降。长期以往,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消瘦。
4、胃痛:胃溃疡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便是胃痛。疼痛通常出现在上腹部或脐周,可能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时可能较为剧烈,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在饭后或夜间,疼痛可能会加重。
5、反酸和烧心:胃溃疡患者还可能出现反酸和烧心的症状。这是由于胃黏膜受损后,胃酸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发不适。
6、黑便:当胃溃疡出血时,血液可能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便便颜色变黑,称为黑便。这是胃溃疡出血的一个重要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二、胃溃疡的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够在胃黏膜中生存的细菌,它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反应,进而损伤胃黏膜,引发胃溃疡。
2、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溃疡的风险。这些药物在消炎止痛的同时,也会抑制胃黏膜的修复功能。
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胃溃疡的风险。这些因素会损害胃黏膜,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
4、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状态也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降低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从而增加胃溃疡的风险。
三、胃溃疡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它们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溃疡愈合。
保护胃黏膜:枸橼酸铋钾等胃黏膜保护剂能够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增强胃黏膜的抵抗力。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需要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
2、调整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合理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入,保持肠道通畅。
戒烟戒酒:烟草和酒精都会损害胃黏膜,增加胃溃疡的风险。
缓解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状态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因此,胃溃疡患者应注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3、去除病因
对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应进行根除治疗,以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
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享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让健康与快乐伴我们同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愿胃溃疡等健康问题远离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美好!
(白兰玉 郑州新华医院 内八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