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创伤导致的出血情况时有发生。无论是小的擦伤、划伤,还是较为严重的创伤,快速有效地止血都是至关重要的。及时正确的止血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失血量,降低受伤者的风险,还能为后续的医疗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创伤急救中的快速止血技巧。
一、保持冷静
在面对创伤性出血的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首要任务。慌乱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冷静则能帮助我们清晰地思考和采取正确的行动。
二、小伤口止血法
对于小伤口出血,如常见的擦伤或划伤,我们可以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具体步骤如下:
清洁伤口: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物和血迹。
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手帕,直接按压在伤口上,持续按压几分钟。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既要起到止血的作用,又不能过于用力导致伤口加重。
观察伤口:在按压几分钟后,观察伤口是否仍有出血。如果出血仍未停止,可能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使用止血粉或就医。
三、大伤口止血法
对于较大的伤口出血,如刀伤、撞伤等,我们需要更加迅速地采取行动。
直接压迫止血:同样采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按压在伤口上,并尽量找到出血的血管。
按压出血血管:如果是动脉出血,血液通常会呈喷射状,颜色鲜红;静脉出血则相对缓慢,血液颜色较暗。找到出血的血管后,用手指或纱布在靠近心脏的一端用力按压,以阻断血流。
使用止血带:如果直接压迫无法止血,且伤口在四肢,可以使用止血带。但使用止血带时需要特别小心,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伤口上,而要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的一端)约5厘米的位置。绑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小时左右要放松1-2分钟,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在止血带上要标明绑扎的时间,以便后续的救治人员了解情况。
四、特殊部位止血法
鼻出血:不要仰头,以免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甚至窒息。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
口腔内出血:让伤者将口中的血液吐出,避免吞咽,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如果出血持续不止,应尽快就医。
五、其他辅助措施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的肢体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血液流向伤口,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检查伤势:在止血的同时,要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迹象,如面色、呼吸、意识等。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意识不清等症状,说明可能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六、注意事项
避免感染:在处理伤口时,要确保所使用的物品干净、无菌,以避免伤口感染。
及时就医:虽然上述方法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起到止血作用,但它们只是临时措施。后续仍需接受正规的医疗处理,以确保伤口的彻底愈合和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专业培训:建议参加急救培训课程,学习更多关于创伤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应对。
总之,创伤性出血时快速止血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通过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果断采取行动,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这些止血知识,并在需要时能够正确地应用它们。
(吕维娜 信阳一五四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