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里,常常能听到有人说自己吃海鲜就浑身起疹子、发痒,或者肠胃不舒服,这大概率就是海鲜过敏了。要是你也被海鲜过敏困扰,有一种检测能帮上大忙,它就是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海鲜过敏
海鲜过敏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海鲜中的某些蛋白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像虾、蟹、贝类、鱼类等海鲜,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当过敏体质的人吃了这些海鲜后,免疫系统会误把海鲜中的蛋白质当成有害的“敌人”,从而启动防御机制,释放如组胺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起风团,呼吸道方面可能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气喘,肠胃则可能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二、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是什么
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有一类叫做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体。当身体接触到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该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就是通过专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测定血液中针对特定食物(这里就是海鲜及相关食物)的IgE抗体含量。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某种海鲜的特异性IgE抗体呈阳性,那就说明你的身体对这种海鲜产生了免疫反应,很可能对它过敏。
三、检测的重要性
(一)精准找出过敏原
每个人对海鲜的过敏情况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可能对虾过敏,有的人对贝类过敏。通过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就能精准确定到底是哪种或哪几种海鲜会让你过敏。这可比单纯凭借猜测或者一次次试吃来判断准确得多。比如,李阿姨一直以为自己对所有海鲜都过敏,但经过检测发现,她只是对螃蟹和牡蛎的特异性IgE抗体呈阳性,这样她就可以放心食用其他不过敏的海鲜,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避免过敏风险。
(二)指导日常饮食
知道了具体的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有的放矢地避开它们。对于海鲜过敏体质的人来说,饮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有了检测结果,在购买食物、外出就餐时,就能清楚知道哪些食物不能吃,从而有效预防过敏发作。像小朋友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要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误食海鲜,不仅身体难受,还可能影响正常发育。通过检测明确过敏原,家长就能更好地安排孩子的饮食。
(三)辅助治疗和预防严重过敏
对于已经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了解具体的过敏原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能降低再次发生严重过敏的风险。而且,检测结果也能帮助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一些轻度过敏患者,在明确过敏原后,医生可能会给予一些预防性的药物治疗建议,同时指导患者如何在生活中避免接触过敏原,从而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四、检测的流程
(一)预约和准备
可以先到社区医院或者附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了解检测的相关事宜并进行预约。检测前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准备,正常饮食、作息即可,但要注意避免在检测前服用一些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比如抗过敏药物,要是正在服用,最好提前告知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是否需要停药。
(二)采血检测
检测当天,医护人员会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采血过程和普通的抽血检查差不多,大家不用过于紧张。采集好的血液样本会被送往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室会运用先进的免疫检测技术,分析血液中针对各种海鲜的特异性IgE抗体水平。
(三)获取结果和解读
一般在采血后的几天到一周左右,就能拿到检测结果。拿到结果后,自己可能不太能看懂,别着急,可以拿着结果去找医生。医生会根据检测数值和参考范围,判断你是否对某种海鲜过敏,以及过敏的程度,还会结合你的具体症状和病史,给出专业的饮食和治疗建议。
五、检测的局限性
(一)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
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虽然准确性较高,但也不是百分百准确。有时候,检测结果显示对某种海鲜过敏(假阳性),但实际上吃了这种海鲜可能并不会有过敏反应;相反,也可能存在检测结果显示不过敏(假阴性),但吃了却过敏的情况。所以,检测结果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还需要结合实际的饮食反应来综合判断。
(二)不能检测所有过敏原
目前的检测技术并不能涵盖所有可能的海鲜过敏原。有些比较罕见的海鲜种类,或者同一种海鲜中不同的蛋白质成分,可能无法通过现有的检测准确判断是否过敏。不过,对于常见的易引起过敏的海鲜,检测还是能起到很好的筛查作用。
如果你是海鲜过敏体质,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真的值得了解和尝试。它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过敏情况,科学地管理饮食,让你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远离过敏带来的烦恼。要是对检测还有什么疑问,随时可以咨询社区医院的医生,他们会为你详细解答。
(张睿 河南省睢县中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