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营养支持与精心的护理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还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一、结核病患者的营养需求特点
(一)高能量需求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基础代谢率会显著升高,能量消耗增加。据研究,结核病患者每天的能量需求比正常人高出 20% - 30%。这是因为身体在对抗结核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持续活跃,各个器官的功能也在全力运转,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例如,发热是结核病常见症状之一,体温每升高 1℃,基础代谢率约增加 13%,这就进一步加大了能量的消耗。因此,为满足身体需求,患者每天应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充足能量。
(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性
蛋白质对于结核病患者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起着关键作用。结核菌会破坏肺部及其他组织,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同时,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抗体的合成也离不开蛋白质。建议患者每天摄入蛋白质 1.5 - 2.0 克 / 千克体重,且其中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等)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 50% 以上。以一个 60 千克体重的患者为例,每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不少于 45 克。
(三)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需求
1.维生素:维生素在结核病治疗期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维生素 A 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增强免疫力,可从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中获取;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利于组织修复,常见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如橙子、草莓、西兰花等;B 族维生素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对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全谷类食物、肉类、豆类等富含 B 族维生素。
2.矿物质:钙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结核病患者尤其是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等可能影响钙代谢)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钙,可通过牛奶、豆制品等食物摄入。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元素,结核病患者常有贫血症状,适当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血、木耳等,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
二、结核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一)主食多样化
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除了常见的大米、白面,还可适当增加粗粮,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且其营养成分相对更丰富。例如,早餐可选择燕麦粥搭配全麦面包,既能提供持久能量,又有助于消化。
(二)多摄入优质蛋白质食物
1.肉类选择: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如鸡肉、牛肉、瘦猪肉等。可将其制成多种菜肴,如清炖鸡汤、番茄牛肉、青椒肉丝等,以增加患者食欲。每周可食用 2 - 3 次鱼类,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如鲈鱼、鲫鱼等,清蒸是保留营养的最佳烹饪方式。
2.蛋奶豆类:每天保证 1 - 2 个鸡蛋,可煮、炒、蒸等多种方式烹饪。牛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每天饮用 300 - 500 毫升。豆类及豆制品也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豆腐、豆浆、黑豆等,可经常食用。例如,午餐可搭配豆腐烧肉,晚餐喝一杯豆浆。
(三)丰富的蔬果摄入
1.蔬菜:每天应摄入 500 克以上蔬菜,包括深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和浅色蔬菜(如白菜、黄瓜、冬瓜等)。深色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更高。可采用多种烹饪方式,如清炒、凉拌、煮汤等。例如,早餐可食用凉拌黄瓜,午餐有清炒西兰花,晚餐来一碗蔬菜汤。
2.水果:每天保证 200 - 350 克水果摄入,可选择当季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水果可直接食用,也可制作成果汁。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于寒凉或刺激性的水果,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四)合理安排饮食时间
结核病患者应少食多餐,除了正常三餐,可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如上午 10 点和下午 3 点左右,可吃一些坚果、酸奶、水果等。这样既能保证身体持续获得能量,又不会给胃肠道造成过大负担。同时,注意晚餐不宜吃得过饱,以免影响睡眠。
三、结核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生活环境护理
1.保持空气流通: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患者居住的房间应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这样能有效降低室内结核菌浓度,减少传播风险。
2.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 18 - 22℃,湿度控制在 50% - 60% 为宜。适宜的温湿度有助于患者身体舒适,也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可使用空调、加湿器或除湿器等设备调节温湿度。
(二)休息与活动护理
1.保证充足休息:休息对于结核病患者身体恢复至关重要。病情较重或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可适当午休 30 - 60 分钟。
2.适度活动锻炼: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例如,每天可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散步。
(三)心理护理
1.关注患者情绪:结核病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树立治疗信心:向患者讲解结核病的治疗知识和成功案例,让患者了解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可邀请康复患者分享治疗经验,增强患者治疗的积极性。
(四)用药护理
1.按时按量服药: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结核病治疗的关键,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家属应协助患者做好服药提醒,可使用药盒将每天的药物分装好,并设置提醒闹钟。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皮疹等。患者和家属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例如,若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结核病治疗期间,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和精心细致的护理相辅相成,是加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从饮食、生活环境、休息活动、心理等多方面入手,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条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王娜 安阳市结核病防治所 住院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