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对其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结核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助力患者战胜病魔。
一、结核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焦虑与恐惧
1.对疾病未知的担忧:许多患者在确诊结核病后,对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及预后缺乏了解,从而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他们害怕疾病会恶化,担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也担忧会将疾病传染给家人和朋友。例如,一些患者在得知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后,会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不敢与他人接触,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2.治疗过程的不确定性:结核病的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 6 - 9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且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患者在面对漫长的治疗过程时,往往会对治疗效果感到不确定,担心治疗失败,进而产生焦虑情绪。比如,部分患者在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就会开始怀疑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焦虑感随之加剧。
(二)抑郁与自卑
1.身体形象改变与社交隔离:结核病患者可能会因长期患病导致身体消瘦、体力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因咯血等症状留下心理阴影,这些身体形象的改变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疾病的传染性,患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或减少社交活动,这使得他们与外界交流减少,逐渐陷入孤独和抑郁之中。例如,一些年轻患者因为患病而无法像以往一样参加社交聚会、工作活动,觉得自己与社会脱节,从而产生自卑和抑郁情绪。
2.经济负担与生活压力:结核病的治疗费用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定期复查、购买药物等。经济上的压力会让患者感到无助和自责,认为自己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种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抑郁情绪。
(三)依赖与退缩
1.身体虚弱与对他人的依赖:结核病患者在患病期间身体较为虚弱,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需要他人的照顾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逐渐产生依赖心理,过度依赖家人或医护人员,缺乏主动康复的动力。例如,一些患者在病情稍有好转后,仍然不愿意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事事都要他人帮忙。
2.逃避现实与退缩行为:面对疾病带来的种种困扰,部分患者可能会选择逃避现实,不愿意面对自己患病的事实,表现出退缩行为。他们可能会拒绝配合治疗,不愿意参加康复训练,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比如,有些患者会故意不按时服药,逃避治疗,以此来逃避疾病带来的压力。
二、心理支持对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性
(一)提高治疗依从性
良好的心理支持能够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他们更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当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时,会更加信任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研究表明,得到充分心理支持的结核病患者,其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缺乏心理支持的患者,治疗成功率也相应提高。例如,通过心理辅导,让患者了解按时服药对于疾病治愈的重要性,患者会更自觉地遵守治疗计划。
(二)增强免疫力
心理状态与身体免疫力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支持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从而使身体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当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时,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而通过心理支持,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内环境,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例如,一些患者在接受心理支持后,睡眠质量改善,食欲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也随之增强。
(三)促进康复进程
心理支持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加快身体功能的恢复。在心理支持下,患者更有动力去克服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改善身体状况。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康复进程。例如,对于一些因结核病导致肺部功能受损的患者,在心理支持下,他们会更积极地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提高肺部的通气功能。
三、结核病护理中实施心理支持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沟通与倾听: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担忧。在沟通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态度,用温和、亲切的语气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例如,每天查房时,医护人员可以花几分钟时间与患者聊天,询问他们的感受,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
2.给予专业指导:向患者详细介绍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预后等,让患者对疾病有全面的了解,消除他们对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同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解答他们关于治疗过程中的疑问,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和负责。比如,在患者入院时,发放结核病知识宣传手册,并安排专门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讲解。
(二)家属的陪伴与支持
1.生活照顾与情感关怀: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生活照顾,关心患者的饮食起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要注重情感关怀,多与患者交流,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例如,家属可以为患者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陪患者聊天、看电视,在患者情绪低落时给予拥抱和鼓励。
2.参与治疗决策:家属要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了解治疗方案和进展情况,协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在患者遇到困难时,家属要给予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疾病。比如,在患者对治疗方案有疑虑时,家属可以与医护人员一起为患者分析利弊,帮助患者做出选择。
(三)社会支持与关爱
1.社区支持: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帮助,如定期探访患者、为患者提供生活物资等。同时,社区可以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消除社会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2.病友互助:建立结核病患者互助小组,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分享治疗经验和心得。在互助小组中,患者可以从其他病友身上获得鼓励和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定期组织病友聚会,让患者有机会交流自己的康复经历,互相鼓励,共同面对疾病。
(四)心理治疗与干预
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帮助他们缓解负面情绪。例如,帮助患者认识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积极采取行动应对疾病。
2.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例如,每天安排 15 - 20 分钟的时间,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让他们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
在结核病护理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是帮助他们战胜病魔的重要环节。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认识到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王娜 安阳市结核病防治所 住院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