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急诊领域,药物过量导致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作为急诊科护士,面对这类紧急情况,迅速而准确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以下,我将结合实战经验,详细解析药物过量中毒的解毒措施与脏器支持护理的关键要点。
一、快速毒物辨识与诊断
在遭遇药物过量中毒的紧急情况时,首要任务是快速进行毒物辨识和诊断。这包括询问患者或目击者以了解用药史、药物种类及剂量,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毒物辨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治疗决策。诊断过程需依赖专业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中毒的种类和程度。
二、紧急排毒措施
腹腔洗液吸引:对于急性药物过量中毒,腹腔洗液吸引是一种有效的排毒方式。通过导管将洗胃液注入患者胃肠道,利用负压吸引将药物及洗胃液一并吸出,以减少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口服中毒且中毒时间较短的患者。
催吐与洗胃:若患者意识清醒且合作,且中毒时间在洗胃禁忌时间(一般为服药后4-6小时)内,可考虑催吐。但需注意,对于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催吐是禁忌的。洗胃则适用于大多数口服中毒患者,但在洗胃前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洗胃禁忌证,如深度昏迷、严重心肺疾病等。
导泻与利尿:在排毒过程中,导泻与利尿也是常用手段。导泻可促进肠道内残留毒物的排出,而利尿则有助于加速毒物通过尿液排出。但需注意,对于某些特定毒物,如重金属中毒,利尿可能加重肾脏损害。
三、应急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毒情况,应使用相应的应急药物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药物过量中毒的应急药物治疗措施:
镇静剂过量:可使用拮抗剂进行治疗,如对苯二氮䓬类药物过量中毒时,可使用纳洛酮进行拮抗。
阿片类药物过量:阿片类药物过量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昏迷等严重症状,此时可使用纳洛酮进行抢救,以迅速逆转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
抗抑郁药物过量:抗抑郁药物过量中毒时,可使用丙戊酸钠或利培酮进行治疗,以减轻中毒症状。
解热镇痛药过量:过量使用解热镇痛药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治疗时,应尽早洗胃,并通过补液、对症治疗等方式进行支持性治疗。
抗癫痫药物过量:抗癫痫药物过量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抢救措施包括洗胃、补液、对症治疗等,必要时需使用特异性解毒剂。
四、脏器支持护理
药物过量中毒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因此全面支持性治疗同样重要。
呼吸支持:对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应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循环支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对于出现低血压、休克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升压药物及液体复苏治疗。
肝脏保护:药物过量可能导致肝脏损害。在解毒治疗的同时,应给予保肝药物,以促进肝细胞修复。
肾脏支持:对于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给予利尿、透析等肾脏支持治疗。
神经保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应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及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五、培训与演练
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对药物过量中毒应急处置能力的关键在于培训与演练。通过定期举办急救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及模拟演练等活动,增强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演练中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总结
药物过量中毒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而准确地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和治疗。通过快速毒物辨识与诊断、紧急排毒措施、应急药物治疗及脏器支持护理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减轻中毒症状、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加强大众的药物安全教育和意识培养也是预防药物过量中毒的重要举措。作为急诊科护士,我们将继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李玉利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