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几乎大部分的宝爸宝妈们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若是频繁出现吐奶,也着实让人着急,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呕吐,常见原因有哪些?面对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新生儿呕吐,希望能消除一些大家的困惑。
概述
呕吐是由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小肠、胃、食管和横膈共同运动将胃肠内容物强有力地排出口外的过程。新生儿易发生呕吐与胃容量小、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食管下段括约肌较短、压力较低、胃肠道动力差及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少等生理特点有关;或者存在感染或代谢障碍产生的毒素刺激,使颅内压升高,均可引起呕吐。
新生儿呕吐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可以简单分为内科性呕吐和外科性呕吐两大类:
内科性呕吐
1、胃粘膜受到刺激时:如胃出血、应激性溃疡、服用药物等;
2、胃肠道动力障碍:如胃食管返流、幽门痉挛、新生儿便秘等;
3、喂养不当:喂奶过多、配方奶浓度和量不合适、奶嘴孔过大、大量吞入空气等;
4、感染:如肠道内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过敏性肠炎:如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等;
6、全身疾病:颅内压增高、肠道外的感染、代谢紊乱、低血糖,以及一些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等。一般来说,内科性呕吐大多数是以呕吐奶汁为主,呕吐物通常不含有绿色的胆汁或粪便样成分,有时需要结合病史来综合判断,比如有的会有喂养不当、家族过敏史、服药史、感染史等。
外科性呕吐
该类呕吐多为消化道畸形引起,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扭转、食管闭锁、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肠套叠、嵌顿疝、阑尾炎等等。外科性的呕吐一般呕吐物多含有胆汁或粪便样成分,呕吐量大,多为喷射性,严重呕吐会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针对宝宝呕吐,新手爸妈可以做些什么?
一、调整喂养方式
为了减少新生儿呕吐的发生,父母可以考虑以下调整:
小量多餐:改为每次少量喂食,这样可以减轻胃部压力,降低呕吐风险。
保持正确喂养姿势:将婴儿的头部稍微抬高,避免平卧喂养,减少反流几率。
注意喂养速度:避免过快喂养,可以让婴儿在进食时适当停顿,以减少吞咽空气。
二、及时处理呕吐
如果新生儿呕吐,父母应及时处理,以保证婴儿的舒适。
保持婴儿直立:呕吐后,可让婴儿保持直立姿势,这样有助于减少呕吐物回流,减少不适感。
清洁护理:保持婴儿的口腔和皮肤清洁,以避免因呕吐引起的刺激和不适。
三、观察症状变化
父母在观察新生儿呕吐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呕吐的频率和量:如果呕吐频繁且量大,需引起重视。
伴随症状:如发热、腹泻、食欲减退等,伴随这些症状时,建议立即就医。
精神状态:如果婴儿显得过于疲倦、哭闹不安,需及时评估。
四、专业医疗咨询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复杂多样,若情况持续不见好转,建议尽快带宝宝就医。专业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检查,找出导致呕吐的根本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五、适当的饮食调整
对于存在食物不耐受或过敏的新生儿,父母需谨慎选择食物:
母乳喂养:尽量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能帮助增强婴儿免疫力。
选择适合的奶粉:对于奶粉喂养的婴儿,选择低敏配方奶粉可以减少呕吐及消化不良的风险。
什么情况下需要紧急就医?
当改善喂养方式后无效果,并且出现以下任何一种征象时需十分重视,立即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及时治疗,不能延误时机,否则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1、呕吐加重伴有精神萎靡、发热或体温不升、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皮肤干燥起皱、前囟饱满、肤色灰暗伴花纹、腹胀、腹泻水样便或血便、大便不通等。
2、当宝宝呕吐后出现呛奶时,正确做法是:立即把宝宝头转向一侧,如果呕吐物不多,宝宝呼吸平稳,可以用棉签、纱布轻轻清理口鼻腔;如果呛奶严重,有面部青紫、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让宝宝趴在大人的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头略低,拍打背部4~5次,有助于把奶汁或分泌物咳出来,同时迅速就医。
需要强调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宝爸宝妈们无法辨别宝宝呕吐的原因,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宋文洁 民权县人民医院 NICU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