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本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幸福的旅程,但对于患有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孕妇来说,却多了几分担忧与挑战。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在孕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它不仅会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ICP的孕期管理及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一、ICP的危害
ICP对孕妇和胎儿都存在一定风险。对于孕妇而言,持续的皮肤瘙痒会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长期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更为关键的是,ICP会增加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险,这是因为胆汁酸的升高会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而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合成所必需的,从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对胎儿的危害则更为严重。ICP可能引发胎儿窘迫,使胎儿在子宫内缺氧,这是由于胆汁酸的毒性作用影响了胎盘的血流灌注。胎儿窘迫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使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低于正常水平;还可能引发早产,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生后面临着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的威胁;最严重的情况是,ICP可能导致胎儿突然死亡,这种情况往往难以预测,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
二、孕期管理
1.定期产检与监测:对于确诊为ICP的孕妇,产检频率需要增加。一般建议在孕28周前,每1-2周产检一次;孕28周后,每周产检一次。产检项目除了常规的体重、血压、宫高、腹围测量外,重点是监测肝功能和胆汁酸水平。胆汁酸是诊断ICP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通常每1-2周检测一次。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指标,评估胎儿是否存在生长受限。从孕32周开始,应定期进行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一般每周1-2次。
2.药物治疗:目前,熊去氧胆酸是治疗ICP的一线药物。它可以通过调节胆汁酸的代谢,降低胆汁酸水平,从而减轻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胎儿窘迫、早产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根据孕妇的病情和孕周由医生个体化制定,孕妇务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3.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对于ICP孕妇也非常重要。应遵循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的饮食原则。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等,可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等,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皮肤瘙痒症状。
三、注意事项
1.皮肤护理:皮肤瘙痒是ICP孕妇最主要的症状,做好皮肤护理可以缓解瘙痒,预防皮肤破损和感染。孕妇应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洗澡后,可涂抹温和的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避免搔抓皮肤,可通过轻轻拍打或使用冷水湿敷来缓解瘙痒。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应及时用碘伏消毒,并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
2.自我监测胎动:胎动是反映胎儿在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ICP孕妇应学会正确监测胎动。一般从孕28周开始,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将3次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数。正常胎动数每12小时应在30次以上,如果12小时胎动数少于20次,或较前明显减少,可能提示胎儿存在宫内缺氧,应立即就医。
3.提前做好分娩准备:由于ICP孕妇存在胎儿窘迫、早产等风险,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分娩准备。孕妇应了解分娩的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分娩医院和分娩方式。一般来说,对于病情较轻、胎儿情况良好的孕妇,可以考虑自然分娩;但对于病情较重、胎儿存在宫内缺氧或生长受限等情况的孕妇,为了确保母婴安全,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选择剖宫产。孕妇要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分娩方案。
肝内胆汁淤积症虽然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只要孕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孕期管理,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项,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顺利度过孕期,迎来健康的宝宝。希望每一位患有ICP的孕妇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科学应对疾病,享受这段特殊的人生旅程。
(韩亚静 郏县妇幼保健院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