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暑的识别与紧急处理措施

2025-01-17 11: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中暑是一种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进行剧烈体力活动导致身体过热而引起的病症。在高温季节,尤其是夏季,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了解中暑的识别方法和紧急处理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中暑的症状、识别方法以及紧急处理措施。

一、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多种多样,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是中暑的初期表现,此时体温可能正常或略有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38℃。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身体开始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致。

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体温会上升到38℃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此时,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脱水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是最严重的情况,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短暂、间歇发作的痉挛性疼痛,可能与钠盐丢失过多有关。热衰竭则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体温升高,但通常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以上,出现谵妄、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并伴有心衰、肾衰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中暑的识别方法

识别中暑的关键在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高温环境下,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体温升高等症状,应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特别是当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判断为重症中暑,并迅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三、紧急处理措施

脱离高温环境 

发现中暑患者后,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如室内、树荫下等,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的持续影响。同时,松开患者的衣物,加快散热。

物理降温 

采用湿毛巾冷敷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带走热量,降低体表温度。也可使用酒精棉球擦拭上述部位,但需注意避开眼睛、嘴巴等敏感部位,防止酒精刺激。此外,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风扇或空调加速空气流通,帮助散热。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若患者尚有吞咽能力,应尽快给予适量淡盐水、运动饮料或绿豆汤等含盐饮品,以补充因大量出汗而丢失的水分与盐分,恢复体内电解质平衡。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饮用100-150毫升,每隔15-20分钟喂一次,避免快速大量饮水加重心脏和胃肠道负担。若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可适当延长每次饮用间隔时间,但仍需持续补充。

体位调整与监测 

将患者摆放为平卧位,头部略微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舌根后坠或呕吐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危险。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数据,以便及时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变化并告知急救人员。

中医急救措施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中医急救措施。如用手指掐患者的人中穴、合谷穴等穴位,力度适中,以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帮助恢复意识。按摩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也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紧急送医 

在实施上述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车,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即使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也应就医以确保无潜在风险。

四、总结

中暑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识别和紧急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在高温季节,公众应提高警惕,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进行剧烈体力活动。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就医以确保安全。

 

(王维玖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