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它对新生儿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以下是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识别与诊断的详细阐述。
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识别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对其临床症状的密切观察。病理性黄疸的特点通常包括:
出现时间过早 :病理性黄疸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而生理性黄疸则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因此,若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黄疸,应高度警惕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黄疸程度过重 :病理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通常较高,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能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则可能超过257μmol/L(15mg/dl)。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明显,甚至可能波及全身。
黄疸进展过快 :病理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每日上升幅度可能超过85μmol/L(5mg/dl)。这意味着黄疸症状在短时间内明显加重。
持续时间过长 :病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通常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正常消退时间。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可能超过2周,早产儿则可能超过4周仍未消退。
退而复现 :病理性黄疸在消退后可能再次出现,或者黄疸症状在缓解后又突然加重。
伴随其他症状 :除了黄疸外,病理性黄疸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呕吐、体温不稳定等。这些症状的出现进一步提示了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
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
对于疑似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应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诊断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喂养方式、家族病史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的疾病。
全面体格检查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情况,同时检查肝脾大小、神经系统症状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
胆红素测定 :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以了解黄疸的程度和类型。
血常规检查 :了解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等,以评估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尿常规及尿三胆试验 :检查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等物质的含量,以辅助诊断。
其他相关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能还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血培养等,以排除肝炎、感染等病因。
影像学检查 :如B超、CT等,以了解胆道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三、诊断注意事项
在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与生理性黄疸相鉴别 :生理性黄疸通常出现较晚、进展缓慢、程度较轻,且可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具有上述提到的多个特点,需要与生理性黄疸进行仔细鉴别。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喂养方式、家族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及时转诊与治疗 :一旦确诊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或儿科进行进一步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而定。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识别与诊断需要依靠临床症状的密切观察、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过综合评估多种因素,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杨晓雯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未来路院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