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副舟骨痛:小小骨头,大大困扰?

2025-03-21 17: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走路、运动后,足内侧突然疼痛,一开始以为是累着了,休息几天就能好,结果疼痛却反复纠缠。这有可能是小小的副舟骨在“捣鬼”。

一、副舟骨是什么

我们的脚,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由众多骨骼协同工作。在足内侧,靠近脚踝的地方,有一块主要的骨头叫舟骨,它对维持足弓、保证正常行走至关重要。而副舟骨,是舟骨附近多长出来的小骨块,属于先天发育异常。大约10% - 15%的人有副舟骨,多数人终其一生,副舟骨都“安安静静”,不引发任何不适,可一旦它开始捣乱,麻烦就来了。

二、副舟骨为什么会痛

1、运动与劳损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热衷于运动健身,或是因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当足部过度使用时,副舟骨首当其冲。连接副舟骨与舟骨的韧带、肌腱,反复受到牵拉、摩擦,就像一根紧绷的橡皮筋,时间久了会疲劳、受损,引发炎症,疼痛也就随之而来。比如,长跑爱好者每天坚持大量训练,足部持续承受压力,副舟骨周围的组织不堪重负,就容易出现疼痛。

2、鞋子不合适

日常穿的鞋子对足部健康影响很大。穿太窄的鞋子,脚趾和足弓被紧紧挤压,副舟骨区域压力剧增;太宽松的鞋子,无法给足部提供足够支撑,行走时足部晃动,副舟骨受力不均。长此以往,副舟骨疼痛的几率大大提高。像爱穿高跟鞋的女性,足部被迫前倾,副舟骨压力增加,疼痛风险也更高。

3、足部结构异常

有些人天生足部结构有问题,比如扁平足或高弓足。扁平足的人足弓塌陷,行走时足部受力分散不均,副舟骨承受过多压力;高弓足的人足弓过高,足部弹性降低,同样会使副舟骨压力异常,更容易出现疼痛症状。

4、副舟骨痛有哪些表现

副舟骨痛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足内侧疼痛,位置大概在足弓内侧、舟骨结节附近。刚开始,可能只是长时间走路、运动后疼,休息一会儿就缓解,容易被忽视。但随着情况恶化,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程度加重,甚至安静坐着、躺着时也会疼,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除了疼痛,足内侧还可能肿胀,炎症刺激下,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有的患者疼痛部位皮肤温度升高,摸上去热乎乎的,按压疼痛部位,疼痛加剧,有时还能感觉到摩擦感或轻微的“咔嗒”声,这些都是副舟骨痛在提醒你,它已经很“严重”了。

三、怎么应对副舟骨痛

1、及时就医检查

一旦出现足内侧反复疼痛,应尽快去医院。医生一般先进行体格检查,按压足部,判断疼痛具体位置和程度,再让患者做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X线能看到副舟骨形态、位置;CT扫描更清晰,能发现细微病变;MRI则可以观察周围软组织情况,帮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保守治疗

如果症状较轻,保守治疗效果不错。首先要充分休息,避免足部过度劳累,减少站立、行走时间,给受伤组织修复机会。同时,可以使用足弓支撑垫或矫形鞋垫,它们能重新分配足部受力,减轻副舟骨压力。物理治疗也很有效,比如每天用热水泡脚15 - 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放松足部肌肉、肌腱;还可以接受超声波治疗,减轻炎症,加快组织修复。疼痛明显时,按医嘱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

3、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3 - 6个月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就需考虑手术。手术方式有副舟骨切除术,直接切除引起疼痛的副舟骨;还有胫后肌腱重建术,针对伴有胫后肌腱损伤患者,修复重建肌腱,恢复足部正常功能。不过手术有风险,术后也需长时间康复训练,患者要和医生充分沟通,谨慎决定。

四、如何预防副舟骨痛

预防副舟骨痛,要从生活细节入手。选鞋很关键,尺码合适,有良好足弓支撑和缓冲性能的运动鞋最佳,能减少足部压力和冲击。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脚踝、拉伸足部肌肉肌腱,避免突然剧烈运动造成损伤。本身有扁平足、高弓足等足部结构异常的人,尽早咨询医生,定制矫形鞋垫或进行康复训练,调整足部受力。

别小瞧副舟骨,它虽小,引发疼痛却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出现症状及时处理,才能让双脚健康,自在行走。

(明晓锋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足踝外三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