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肺动脉高压:隐藏在身体里的"温柔杀手"

2023-08-19 14: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精密运转的工厂,肺动脉就是连接心脏与肺部的"输气管"。当这条管道内压力悄然升高,一个隐形的生命威胁——肺动脉高压(PAH)便开始潜伏。这种被称为"心血管领域的癌症"的疾病,早期症状温和如春风,却能悄然摧毁心肺功能。我国约有500万肺动脉高压患者,但确诊率不足20%,多数人直到出现严重症状才发现端倪。

一、温柔的"伪装者":症状易混淆

肺动脉高压的狡猾之处在于,它善于用"日常不适"作掩护:

1、爬楼梯如登山:活动后胸闷气短,常被误认为是缺乏锻炼

2、双腿像灌铅:下肢水肿逐渐加重,可能当作久坐导致

3、心跳如擂鼓: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可能忽略心律失常

4、嘴唇变紫绀:缺氧信号常被化妆品掩盖

5、头晕易疲劳:脑力劳动者常归因于"用脑过度"

更危险的是,约30%患者早期完全无症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显示,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延误3.5年。这期间,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心脏负荷不断加重,最终可能引发右心衰竭。

二、"高压"从何而来:五大诱因揭秘

1、先天缺陷

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常见原因。未修复的先心病患者中,50%会在10年内发展为PAH。

2、免疫攻击

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病,可能累及肺血管,诱发高压。这类患者肺动脉高压风险是普通人的15倍。

3、药物伤害

某些减肥药(含芬氟拉明)、毒品(如可卡因)会直接损伤肺血管。台湾统计显示,20%减肥药相关肺高压患者需肺移植。

4、慢性缺氧

慢阻肺、肺纤维化患者因长期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COPD患者合并PAH的比例高达40%。

5、基因突变

BMPR2等基因突变会使血管平滑肌异常增生。约20%遗传性PAH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

三、破解"高压密码":诊断三步走

1、心脏超声筛查

通过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估算肺动脉压力,是初步筛查的"金标准"。

2、右心导管检查

将导管经静脉送入肺动脉直接测压,是确诊的"金钥匙"。正常肺动脉压力应<25mmHg,若静息状态>25mmHg即需警惕。

3、六大类排除法

需排除左心疾病、肺部疾病、慢性血栓、缺氧、代谢异常等继发因素,才能确诊特发性PAH。

四、对抗"高压"的武器库

  1. 药物靶向治疗

(1)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安立生坦):阻断血管收缩信号

(2)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舒张肺血管

(3)前列环素类药物(曲前列尼尔):扩张血管降低压力

  1. 手术治疗

(1)肺移植:终末期患者的最后希望,5年生存率约60%

(2)球囊扩张术:针对慢性血栓性PAH,打通堵塞血管

  1. 氧疗支持

长期家庭氧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建议血氧饱和度<90%时每日吸氧>15小时。

五、生活管理:与"高压"共存之道

1、运动康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轻度有氧运动(散步、太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晕厥。

2、饮食调理

(1)限盐:每日<5g,预防水肿

(2)补铁:纠正因右心衰竭导致的贫血

(3)均衡营养: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鱼、蛋、豆制品)

3、心理建设

加入病友互助会,参与心理咨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显示,心理干预能使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升30%。

4、预防感染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肺高压危象。

六、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就医:

1、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右心衰竭征兆)

2、晕厥或意识模糊

3、下肢突然肿胀疼痛(可能合并肺栓塞)

4、咯血(肺血管破裂紧急信号)

肺动脉高压虽被称为"杀手",但通过规范管理,患者5年生存率已从20年前的30%提升至70%。就像控制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对待肺动脉高压更需要耐心与坚持。如果你出现不明原因的活动后气促,请尽早到心内科或呼吸科排查——有时,一次及时的检查就能改写生命轨迹。

(魏楠 河南省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