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术后必看!胸外科肺部手术患者如何正确咳嗽排痰?

2023-07-18 13: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胸外科肺部手术是治疗肺癌、肺结节、气胸等疾病的常见手段,但术后排痰困难却成为许多患者的"隐形关卡"。手术创伤、麻醉影响、气管插管刺激以及术后疼痛,都会导致痰液滞留,增加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据临床统计,术后排痰不畅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是正常排痰者的3-5倍。本文将从科学原理到实操技巧,为患者提供系统指导。

一、排痰障碍的生理机制

肺部手术后的排痰困难源于多重生理改变:

1.麻醉与插管损伤:全麻气管插管会直接刺激气道黏膜,导致术后24-48小时内痰液分泌量增加30%-50%,且痰液黏稠度显著升高。

2.肺组织压缩:手术中空气进入胸腔形成气胸,使患侧肺组织压缩达30%-50%,术后需要依赖有效咳嗽促进肺复张。

3.疼痛抑制咳嗽:切口疼痛使患者不敢深呼吸和用力咳嗽,研究显示,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每增加1分,有效咳嗽次数减少40%。

4.神经反射抑制:手术创伤可能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异常,使咳嗽反射敏感度下降。

二、排痰的黄金标准:科学咳嗽四步法

第一步:呼吸准备(腹式呼吸训练)

操作要点:取坐位或半卧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经鼻缓慢吸气时,腹部像气球般鼓起,胸部保持静止;呼气时腹部内收,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

训练强度:每日3-4组,每组10次。研究显示,术后早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的患者,肺活量恢复速度提高25%。

第二步:深吸气蓄能

技术要领:在腹式呼吸基础上,进行3次深呼吸后,深吸一口气至最大肺容量,屏气3-5秒。此时膈肌下降幅度可达5-7cm,为咳嗽提供充足动力。

禁忌提醒:有脑血管意外史或高血压患者,屏气时间不宜超过3秒。

第三步:爆发式咳嗽

动作分解:身体前倾45°,双手环抱枕头保护切口,腹部肌肉收缩带动胸腔快速用力,发出短促有力的"哈"声咳嗽。每次咳嗽持续0.5-1秒,间隔1-2秒重复2-3次。

错误示范:无效咳嗽(仅发出"咳咳"声但无深吸气)会消耗体力且无法震动痰液。

第四步:辅助排痰技术

扣背排痰:家属五指并拢呈杯状,从背部第10肋间隙开始,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频率120-180次/分钟,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注意避开脊柱、伤口及肾区。

体位引流:根据痰液积聚部位调整体位:

肺上叶:半卧位

肺中叶:侧卧位(患侧在上)

肺下叶:头低脚高位(床头下降30°)

每次保持10-15分钟,每日2-3次。

三、排痰的"黑科技"辅助手段

1. 雾化吸入疗法

药物选择:

黏液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溶液(0.3g/次)

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雾化溶液(2.5mg/次)

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次)

操作要点:雾化时取坐位,用口深吸气、鼻慢呼气,每次雾化10-15分钟。雾化后立即进行扣背排痰,可提高排痰效率40%。

2. 机械排痰设备

振动排痰仪:通过高频胸壁振荡(频率10-60Hz)使痰液松动,适用于长期卧床、咳痰无力者。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痰栓阻塞、血性痰液患者,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清除气道异物。

四、排痰的饮食与营养支持

1. 推荐食物

清肺化痰类:雪梨(每日1个,蒸食)、白萝卜(每日200g煮水)、百合(15g煮粥)

黏膜修复类:深海鱼(三文鱼、鳕鱼,每周3次)、坚果(杏仁10粒/日)

抗炎抗氧化类:蓝莓(50g/日)、西兰花(100g/日)

2. 禁忌食物

辛辣类:辣椒、花椒

刺激类:酒精、咖啡

生冷类:冰饮、生鱼片

高脂类:油炸食品、动物内脏

五、排痰的特殊情况处理

1. 痰中带血

少量血丝(<10ml/24h):属正常现象,可继续观察

鲜血或血块: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呼叫医护人员

2. 剧烈咳嗽伴胸痛

疼痛管理: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洛索洛芬钠60mg q8h)

咳嗽技巧:咳嗽时双手环抱枕头按压切口,减少张力

3. 持续排痰困难

及时复查:术后第3天需行胸部X线检查,评估肺复张情况

专科干预:对顽固性痰液潴留者,可考虑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

六、排痰的误区与风险提示

1. 常见误区

误区一:"少咳嗽能保护伤口":事实是有效咳嗽不会导致伤口裂开,反而能促进愈合

误区二:"多喝水会加重痰液":每日1500-2000ml水分摄入可稀释痰液,提高排痰效率

误区三:"抗生素能替代排痰":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痰液滞留仍需物理清除

2. 风险预警

红色警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发热(体温>38.5℃)持续24小时

痰液量突然增加(>100ml/24h)

血氧饱和度<90%(需指尖血氧仪监测)

呼吸频率>30次/分钟

七、排痰的康复训练计划

1. 术后早期(1-3天)

目标:建立有效咳嗽模式

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每日4次,每次10分钟

2. 术后中期(4-7天)

目标:增强呼吸肌力量

训练:使用呼吸训练器(吸气阻力10cmH₂O起),每日3组,每组10次

3. 术后晚期(8天至出院)

目标:恢复自主排痰能力

训练:结合爬楼梯、步行等有氧运动,每日30分钟

八、结语

排痰不是简单的"咳咳"两声,而是涉及呼吸生理、力学原理、神经反射的复杂过程。掌握科学排痰技术,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更能缩短住院时间。建议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定期复诊监测肺功能。记住:每一次有效的咳嗽,都是向康复迈进的重要一步!

(李韬 河南省胸科医院 胸外科三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