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萎缩性胃炎知多少?内镜:你的胃健康智慧导航

2024-05-18 17: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常让患者心生忧虑,尤其是当它与胃癌的潜在联系被频繁提及之时。然而,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病症,我们可以发现,萎缩性胃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正规治疗、按时随访,其癌变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以下,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读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知识,助您成为自己胃健康的智慧导航者。

一、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概念

萎缩性胃炎,顾名思义,是指胃黏膜的腺体发生减少或消失,而非胃的整体容积缩小。这一病变通常通过内窥镜检查结合病理学分析来确诊。在显微镜下,萎缩性胃炎可能呈现出花斑状的形态变化,腺体减少,可能伴随肠上皮化生,即肠道绒毛状上皮替代原有的胃内粘膜。

二、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是导致大多数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通过感染胃黏膜,引发慢性炎症,长期感染可能增加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机会。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演变:慢性浅表性胃炎若未能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逐渐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遗传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聚集性使得这一疾病在某些家庭中更容易传递。

生物性因素:如肝炎、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全身性影响,增加患胃炎的风险。

缺铁性贫血:虽然缺铁性贫血不是萎缩性胃炎的直接原因,但长期贫血可能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体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的自我保护能力逐渐减弱,更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

三、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与诊断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并不明显,且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感、嗳气、食欲减退等,而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胃镜结合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血管网透见,皱襞变平,组织学检查显示腺体数量减少,可能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

四、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与预防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HP感染的患者,根除HP是首要任务。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疗程14天。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和刺激性食物。饮食宜规律,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A、E、C和微量元素硒。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能需要使用胃黏膜修复剂、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药物。对于存在胆汁反流的患者,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和中和胆酸的药物。

中医辨证施治:脾胃虚弱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阴不足者宜用益胃汤化裁。针灸和艾灸等中医疗法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定期监测:为提高早期胃癌的检查率,建议萎缩性胃炎患者定期进行胃镜及病理检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随访时间可有所调整。

五、萎缩性胃炎的转归与干预时机

萎缩性胃炎的转归与干预时机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者,癌变率较低。若放任发展,重度萎缩伴肠化生患者可能面临较高的癌变风险。因此,及时就医、正规治疗、按时随访是预防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关键。

六、内镜在萎缩性胃炎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内镜作为胃健康的智慧导航者,在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内镜检查,医生可以直观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变化,结合病理活检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内镜还可用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癌变风险。

综上所述,萎缩性胃炎虽然与胃癌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只要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病症、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正规治疗并按时随访,就可以大大降低其癌变的概率。内镜作为我们的胃健康智慧导航者,将陪伴我们共同守护胃部的健康。

 

(李毅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镜诊疗部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