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在中国,每年也有大量女性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早期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而核磁共振(MRI)在乳腺癌诊断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成像技术。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强磁场作用下会发生自旋排列变化,当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时,氢原子核会吸收能量发生共振,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又会释放能量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信号被接收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就可以重建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同,MRI不使用X射线,避免了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并且能够多方位、多参数成像,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二、乳腺癌常规诊断方法及其局限性
目前,乳腺癌的常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乳腺X线摄影(钼靶)、超声检查和临床触诊。
乳腺钼靶是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手段,它对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灶十分敏感,而微小钙化常常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之一。然而,钼靶检查也存在局限性,它对于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的成像效果较差,因为致密乳腺组织与病变组织在钼靶图像上对比度较低,容易遗漏病变。此外,钼靶检查有一定辐射剂量,不适合频繁检查。
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辐射,对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它可以清晰显示乳腺内的肿块大小、形态、边界等情况,常用于评估乳腺肿块的性质。但超声检查对于微小病变和一些特殊类型乳腺癌的诊断能力有限,且诊断结果受检查者经验影响较大。
临床触诊主要依靠医生的手指触觉来发现乳腺异常,它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但只能发现较大的乳腺肿块,对于早期、较小的病变很难察觉,误诊和漏诊率相对较高。
三、核磁共振(MRI)诊断乳腺癌的独特优势
1.极高的敏感性:MRI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可高达90%-95%,显著高于乳腺钼靶和超声。这意味着它能够检测出其他方法容易遗漏的微小癌灶和多中心、多灶性病变。例如,对于一些隐匿性乳腺癌,在钼靶和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时,MRI却可能发现病变,大大提高了早期诊断率。
2.对致密型乳腺的诊断优势:年轻女性和部分绝经前女性的乳腺往往较为致密,钼靶检查在这类乳腺中难以区分病变与正常组织。而MRI不受乳腺密度影响,能够清晰显示乳腺内的各种结构,准确发现病变,为年轻女性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3.多方位成像与立体观察:MRI可以进行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等多方位成像,从不同角度观察乳腺病变。这种立体观察方式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比如,通过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癌是否侵犯胸壁、腋窝淋巴结等,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分期。
4.功能成像提供更多信息:除了形态学成像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如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观察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乳腺癌在动态增强图像上往往表现为快速强化和快速廓清的特点,与良性病变有明显区别。DWI则可以反映水分子在组织内的扩散情况,乳腺癌组织由于细胞密度高、水分子扩散受限,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有助于进一步鉴别病变的良恶性。这些功能成像技术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维度的信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5.监测乳腺癌治疗效果:对于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的乳腺癌患者,MRI可以有效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MRI图像,医生能够准确评估肿瘤大小的变化、是否有残留病灶以及有无复发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在新辅助化疗过程中,MRI可以定期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判断化疗是否有效,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四、磁共振(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场景
1.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对于具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如携带BRCA1/2基因突变)、胸部曾接受过放疗、乳腺密度极高的女性等乳腺癌高危人群,MRI是一种重要的筛查手段。建议这些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乳腺MRI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愈率。
2.乳腺病变的进一步评估:当乳腺钼靶或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变,但难以明确病变性质时,MRI可以作为进一步的检查方法。通过MRI的多参数成像和功能成像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和过度治疗。
3.乳腺癌术前评估:在乳腺癌手术前,MRI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肿瘤的范围、是否存在多中心或多灶性病变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手术方案。例如,对于一些原本考虑保乳手术的患者,如果MRI检查发现存在多中心病变,可能需要改为乳房切除术,以确保手术的彻底性。
4.乳腺癌治疗后随访: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以监测是否复发。MRI对于检测乳腺癌局部复发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及时发现复发病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一般建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前2-3年,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乳腺MRI检查,之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检查间隔时间。
五、磁共振(MRI)检查的注意事项
虽然MRI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并且在检查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体内有植入物(如非兼容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非兼容眼科植入物等)的患者通常不适合进行MRI检查,因为强磁场可能会对电子器件发生损害,或部分金属植入物发生移位或产生热量,对患者造成伤害。其次,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无法顺利完成MRI检查,因为检查时患者需要在狭小的检查舱内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对于这类患者,在检查前可能需要采取一些镇静措施或选择其他检查方法。此外,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0-60分钟,检查过程中机器会发出较大噪音,患者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MRI在乳腺癌诊断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为更多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然而,MRI检查也并非万能,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综合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杜勇 信阳市中心医院 磁共振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