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雾化吸入治疗的正确操作及护理注意事项

2025-04-03 10: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雾化吸入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中极为重要的给药方式,凭借其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靶器官的独特优势,在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与操作的规范性紧密相关,只有严格遵循科学的操作流程并注重护理要点,才能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实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将从雾化设备的合理选择、标准操作流程的严格执行以及全面细致的护理要点这三个维度,深入且系统地阐述雾化吸入治疗的关键内容。

一、雾化设备选择

(一)常见类型比较

1. 压缩式雾化器:其产生的雾化颗粒直径在1 - 5μm之间,这种粒径大小使得药物能够深入下呼吸道,精准作用于肺部病变部位,对于患有下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2. 超声雾化器:产生的雾化颗粒直径为3 - 10μm,相对较大,更适合作用于上呼吸道,如治疗咽炎、喉炎等疾病时,可有效湿润气道、减轻炎症。

3. 网式雾化器:具有便携、静音的显著特点,方便患者在家庭或外出时使用。同时,其药物利用率较高,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药物作用,减少药物浪费。

(二)适配药物

雾化吸入治疗中,不同药物适配不同设备与雾化时长:

2.1 支气管扩张剂适配压缩式雾化器,其颗粒1-5μm可深入下呼吸道,雾化5-10分钟以舒张气道。

2.2 糖皮质激素适配网式雾化器,因设备药物利用率高,3-5分钟即可高效完成给药抗炎。

2.3 抗生素适配超声式雾化器,其3-10μm颗粒适合上呼吸道,雾化10-15分钟以抗菌消炎。

支气管扩张剂需深入下呼吸道起效,压缩式雾化器产生的小颗粒可满足需求,5 - 10分钟的雾化时间能保证药物足量送达。糖皮质激素选择网式雾化器,因其药物利用率高,3 - 5分钟即可完成有效给药。抗生素多作用于上呼吸道,超声式雾化器的大颗粒与之适配,10 - 15分钟的雾化时长确保药物充分作用。

(三)维护要求

1. 日常清洁:每次使用后,务必使用清水对雾化器进行彻底冲洗,清除残留药物和杂质,防止药物结晶堵塞管路,影响下次使用效果。

2. 定期消毒:每周进行1次专用消毒,可采用医用消毒剂按照规定比例稀释后浸泡雾化器相关部件,以杀灭可能滋生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障患者使用安全。

3. 部件更换:每月更换过滤片,过滤片在使用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定期更换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维持良好的雾化效果。

二、标准操作流程

(一)准备阶段

1. 药物核对:严格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确保用药准确无误。任何药物信息的差错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2. 设备检查:仔细检查设备的管路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动、破损,以及出雾状态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保证雾化吸入顺利进行的基础。

3. 患者准备:指导患者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口腔感染风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端坐位或半卧位,有利于药物在呼吸道内的分布和吸收。

(二)操作要点

1. 面罩使用:使用面罩进行雾化吸入时,应确保面罩紧贴面部,避免药物从缝隙中泄漏,减少药物浪费,提高药物利用率。

2. 呼吸方式:指导患者采用自然呼吸方式,避免刻意深呼吸。自然呼吸可使药物更均匀地分布于呼吸道,刻意深呼吸可能导致患者疲劳,且不利于药物的有效吸入。

3. 设备姿势:保持药杯直立,确保药物能够顺利雾化,避免因药杯倾斜导致药物无法充分雾化或洒出。

(三)时间控制

1. 成人:成人雾化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8 - 10分钟,在此时间段内,能够保证药物充分雾化并被呼吸道吸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 儿童:考虑到儿童的配合度和呼吸特点,雾化吸入时间为5 - 8分钟较为适宜,既能保证药物有效输送,又能减少儿童的不适感。

3. 停止标准:当药液剩余量<1ml时,应停止雾化吸入,此时药物已基本雾化完毕,继续吸入可能导致吸入的主要是水蒸气,无法达到治疗目的。

三、护理注意事项

(一)不良反应监测

1. 声音嘶哑:使用激素类药物雾化吸入后,声音嘶哑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这是因为激素可能导致喉部黏膜水肿,影响声带功能。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声音变化,及时发现并告知医生。

2. 心悸手抖:β2受体激动剂在雾化吸入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这是由于该类药物兴奋心脏和骨骼肌β2受体所致,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的症状,必要时进行心电图等检查。

3. 口腔真菌感染: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雾化吸入,易导致口腔内菌群失调,引发口腔真菌感染。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口腔,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必要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

(二)特殊人群护理

1. 婴幼儿:婴幼儿在睡眠时进行雾化吸入,可减少其抗拒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在睡眠状态下,婴幼儿的呼吸相对平稳,有利于药物的吸入。

2. 老年人:老年人心脏功能相对较弱,雾化吸入时需密切监测心率变化。尤其是使用含有心血管活性成分的药物时,如β2受体激动剂,更要警惕心率异常。

3. 术后患者: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鼓励其咳嗽排痰,可促进痰液排出,防止痰液堵塞气道,增强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

(三)健康指导

1. 面部清洁:使用激素类药物雾化吸入后,指导患者用清水洗脸,以减少面部药物沉积,降低激素对皮肤的不良影响。

2. 漱口方法:教导患者进行深部漱口,将漱口水尽量吞咽至咽喉部,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沉积,降低口腔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3. 用药记录:鼓励患者记录用药后的反应,如症状改善情况、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为复诊时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优先选择咬嘴式而非面罩式雾化装置,以减少面部药物沉积。当两种药物联用时,应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间隔5分钟后再使用抗炎药。支气管扩张剂可舒张气道平滑肌,为后续抗炎药的深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一旦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抗过敏治疗。

(严迪 信阳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