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腰椎间盘突出:西医治疗的全面解析

2025-04-02 15: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它指的是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肌肉力量减弱等症状。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多样,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初次发病、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包括:

 1.1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患者在使用时应注意胃肠道副作用,最好在饭后服用。

- 肌肉松弛剂:如甲苯磺丁脲、环苯扎林等,这类药物能够松弛紧张的肌肉,减轻肌肉痉挛带来的不适。但需注意,部分肌肉松弛剂可能会引起嗜睡,建议在夜间使用。

-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这些药物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神经传导的改善,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 糖皮质激素:在急性期可短期使用,以迅速减轻炎症反应,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1.2 物理治疗

- 热敷和冷敷: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冷敷则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和疼痛。通常建议在急性期使用冷敷,缓解期使用热敷。

- 牵引治疗:通过牵引力拉伸脊柱,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症状。牵引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过度牵引导致损伤。

- 电疗和超声波治疗:通过物理手段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电疗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超声波治疗则利用高频声波促进组织修复。

- 按摩和推拿:通过手法操作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手法应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病情加重。

 1.3 功能锻炼

- 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飞燕式等,这些锻炼能够增强腰背肌肉力量,稳定脊柱,预防复发。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锻炼加重病情。

- 核心肌群训练:加强腹部和背部肌肉,提高脊柱稳定性。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

- 拉伸运动:增加脊柱的柔韧性,减少肌肉紧张。常见的拉伸动作包括猫牛式、腿部拉伸等。

 2.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反复发作的患者,主要包括:

 2.1 硬膜外注射

通过向硬膜外腔注射类固醇药物和麻醉剂,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减轻神经根的炎症和疼痛。该方法通常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准确注入目标区域。

 2.2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使用特殊器械通过皮肤穿刺,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手术安全。

 3. 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或者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

 3.1 椎间盘摘除术

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经验决定。

 3.2 椎间融合术

在摘除椎间盘后,使用骨移植或人工椎间盘进行椎体间的融合,以稳定脊柱。该方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不稳的患者。

 3.3 微创手术

通过小切口进行手术,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恢复时间。常见的微创手术包括椎间孔镜手术、微创椎间盘切除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4. 其他治疗

 4.1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气血,缓解疼痛。针灸治疗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4.2 中医中药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调理,改善体质,缓解症状。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5. 治疗选择和预后

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患者年龄、职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得到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需要介入或手术治疗。预后与治疗的及时性、正确性以及患者自身的康复能力密切相关。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防护措施,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腰背肌锻炼等。

 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患者应与医生密切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进行腰背肌锻炼等,对于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和进展也至关重要。

(刘记层 夏邑县人民医院 骨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