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宝”这一称呼,通常指的是新生儿出现黄疸的现象。黄疸本身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眼白)以及其他黏膜组织呈现黄色。这种现象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由肝脏代谢并排泄。针对新生儿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二者存在显著的区别。
一、生理性黄疸
1. 定义与特点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黄疸类型之一,不属于疾病范畴,对孩子健康没有影响。它通常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但很少超过一周。大约有60%-80%的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星期内会经历生理性黄疸。
2. 症状表现
黄疸程度较轻:孩子皮肤呈现浅黄色,先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巩膜多半不黄。
精神状态良好:宝宝能吃能睡,无其他不适症状。
对称性:黄疸在身体各个部位出现的程度相当。
3. 持续时间与消退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5天左右最明显,7-10天后逐渐消退。对于早产儿,黄疸可能持续2-3周。
4. 胆红素指标
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微摩尔/升,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56.5微摩尔/升。
二、病理性黄疸
1. 定义与特点
病理性黄疸则属于疾病状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肝脏疾病、胆道梗阻、红细胞溶解过快、药物反应等。这些原因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从而引起黄疸。
2. 症状表现
黄疸程度较重: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都发黄,巩膜也发黄,排尿也呈黄色。
伴随其他症状:如精神不好、嗜睡、发热、吃奶少、呕吐、腹胀、水肿、腹水、肝脾肿大以及贫血等。
非对称性:黄疸可能在某些部位更为明显。
3. 持续时间与变化
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
4. 胆红素指标
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足月儿大于205.2微摩尔/升,早产儿大于256.5微摩尔/升。
三、关键区别总结
出现时间: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更早,多在产后24-36小时内出现(早产儿72小时内)。
症状表现: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无其他不适症状;病理性黄疸程度较重,伴随多种其他症状。
持续时间:生理性黄疸在7-10天内逐渐消退(早产儿可能持续2-3周);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或消退后又再次出现。
胆红素指标: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
四、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注意事项
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新生儿黄疸,都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密切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了解黄疸的进退情况。
注意观察孩子的全身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预防心力衰竭。
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加强母乳喂养,保证乳量充足。
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换气,让自然光线照进室内,若气温许可,最好给宝宝勤洗澡。
总之,家长在面对新生儿黄疸时,应保持冷静并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或黄疸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王海云 南阳市中心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