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常常忽视身体发出的微小警告信号,直到问题变得严重才恍然大悟。洗澡时突然失明,这样的突发事件听起来令人心惊胆战,但它可能是颈动脉狭窄这一潜在健康威胁的早期警示。本文将深入科普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了解这一疾病,提高健康意识。
一、颈动脉狭窄是什么?
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主要血管之一,负责向大脑输送富含氧气的血液。颈动脉狭窄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颈动脉管腔变窄,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血液供应。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中,但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也可能使年轻人面临风险。
二、颈动脉狭窄的成因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积累脂肪、钙质和其他物质,形成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管腔狭窄。
血栓形成:在某些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破裂,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进一步加剧血管狭窄。
炎症性疾病:如巨细胞动脉炎等,也可能导致颈动脉狭窄。
先天性或获得性血管异常:如动脉发育不良、纤维肌发育不良等,虽然较为罕见,但也可能引起颈动脉狭窄。
三、颈动脉狭窄的症状
颈动脉狭窄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且往往在早期不易察觉。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短暂性视力丧失、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通常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然后自行恢复。TIA是中风的重要预警信号。
中风:如果颈动脉狭窄导致大脑长时间缺血缺氧,可能引发中风,表现为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等。
头晕、头痛:由于大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头晕、头痛症状。
记忆力减退:长期大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影响认知能力,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四、诊断与治疗
诊断:颈动脉狭窄的诊断通常依赖于超声检查(如颈动脉彩超)、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和位置。
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狭窄或无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的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中重度狭窄且有症状的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去除颈动脉内的斑块,恢复血管通畅。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治疗选择,通过导管在狭窄部位放置支架,扩张血管,改善血流。
五、预防与自我管理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质的比例。
规律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提高心血管健康。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颈动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遵医嘱治疗:对于已经确诊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随访,避免病情恶化。
总之,颈动脉狭窄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血管疾病,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偷走大脑供血,引发严重后果。通过提高健康意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在必要时接受专业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这一疾病的风险,保护大脑健康。洗澡时突然失明这样的突发事件应成为我们关注血管健康的警钟,促使我们更加珍惜和呵护自己的身体。
(肖大雷 漯河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