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年患者麻醉难题,如何规避术后谵妄与认知障碍?

2025-01-18 16: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在手术中的比例日益增加。然而,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合并症多、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等特点,使得他们在接受麻醉时面临更高的风险,尤其是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的发生。这两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甚至导致长期认知功能下降。因此,如何规避老年患者术后的谵妄与认知障碍,成为麻醉医生和临床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术后谵妄与认知障碍的定义与危害

术后谵妄是一种急性、一过性的认知障碍,表现为意识水平下降、注意力障碍、思维混乱、幻觉或错觉等症状。它通常在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数周不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则是指手术后出现的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等认知功能的下降,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这两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能增加跌倒、感染、脱管等医疗不良事件的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

二、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脑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术后谵妄和认知障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术前认知功能状态:术前已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发生谵妄和认知障碍的风险更高。

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症可增加术后谵妄和认知障碍的风险。

手术类型与持续时间:大型手术、复杂手术以及手术持续时间的延长均会增加术后谵妄和认知障碍的风险。

麻醉方式与药物选择:全身麻醉与术后谵妄和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局部麻醉或区域麻醉的风险相对较低。

三、规避策略与实践

为了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认知障碍的风险,麻醉医生和临床团队应采取以下策略:

术前评估与优化: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认知功能、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识别并优化术前合并症,如控制血糖、血压等。

麻醉方式与药物选择:优先考虑局部麻醉或区域麻醉,减少全身麻醉的使用。对于必须全身麻醉的患者,应选择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等。同时,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和输注速度,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

术中管理: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避免低血压、缺氧等不利因素对大脑的损害。同时,保持适当的体温,避免低体温对大脑功能的负面影响。

术后监测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加强疼痛管理,避免疼痛导致的应激反应。同时,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干扰,促进患者的休息和恢复。

早期活动与康复: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适量的活动,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大脑功能的恢复。同时,提供认知康复训练,如记忆训练、定向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

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由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团队组成的协作机制,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得到全面、细致的照顾。

四、结语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认知障碍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术前评估与优化、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与药物、加强术中与术后管理、提供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以及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未来,随着对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和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促进他们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杜海波 宝丰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