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脂肪肝的早期识别与综合管理

2025-02-09 17: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引言
脂肪肝,又称肝脂肪变性,是指肝脏内脂肪堆积超过正常范围(通常超过肝重量的5%)的病理状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早期识别和科学管理脂肪肝对于预防其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脂肪肝的早期识别方法和综合管理策略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脂肪肝的早期识别
1. 高危人群的筛查
脂肪肝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肥胖或超重者(BMI ≥ 25 kg/m²)

2型糖尿病患者

高脂血症患者

长期饮酒者

代谢综合征患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并存)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他莫昔芬等)的人群

对于上述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脂肪肝。

2. 临床表现与体征
早期脂肪肝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以下非特异性表现:

轻度乏力或疲倦

右上腹隐痛或不适

食欲减退

肝脏轻度肿大(体检时可触及)

由于症状不典型,仅依靠临床表现难以确诊,需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3.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通常ALT > AST。

血脂检查: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血糖检测: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能升高,提示胰岛素抵抗。

肝炎病毒筛查:排除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损伤。

4.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显示肝脏回声增强(“明亮肝”),但敏感性有限,难以发现轻度脂肪肝。

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可评估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优于超声。

MRI-PDFF(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是目前最准确的脂肪肝定量检测方法,但价格较高,适用于科研或疑难病例。

5. 肝活检
肝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明确脂肪变程度及是否合并炎症或纤维化。但由于其有创性,通常仅用于疑似进展性肝病或诊断不明确的患者。

二、脂肪肝的综合管理
脂肪肝的管理需采取多学科、个体化的综合策略,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并发症监测。

1.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调整是脂肪肝治疗的基石,适用于所有患者。

(1)饮食调整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避免含糖饮料和深加工食品。

增加膳食纤维: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及豆类。

优质蛋白质:选择鱼、鸡胸肉、蛋清、低脂乳制品等。

健康脂肪:用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替代饱和脂肪(如动物油、油炸食品)。

限制酒精: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应减少饮酒,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严格戒酒。

(2)运动管理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30分钟,5次/周)。

抗阻训练:如举哑铃、弹力带训练,每周2-3次,可增强肌肉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减少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避免长时间静坐。

2. 体重管理
超重或肥胖者建议减重5%-10%,可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

减重速度应控制在每周0.5-1 kg,避免过快导致肝功能异常。

3.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以下药物可用于特定人群:

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适用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可减重并改善肝脏脂肪变性。

维生素E:适用于非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但长期使用需警惕潜在副作用。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适用于合并高脂血症者,虽不直接治疗脂肪肝,但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4. 代谢合并症的管理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优化降糖方案,优先选择兼具护肝作用的药物(如SGLT-2抑制剂)。

降压治疗:合并高血压者应控制血压在130/80 mmHg以下。

血脂调节:以降低甘油三酯和LDL-C为目标,减少心血管风险。

5. 定期监测与随访
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血糖、血脂。

每年进行肝脏超声或FibroScan检查,评估脂肪肝进展。

若出现肝功能持续异常或纤维化迹象,需肝病专科随访。

三、总结
脂肪肝的早期识别依赖于高危人群筛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而综合管理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干预、代谢调控和定期监测。通过科学管理,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可逆转肝脏病变,避免进展为终末期肝病。未来,随着新药研发和精准医学的发展,脂肪肝的诊治将更加个体化和高效。

 

(王鑫 商丘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