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身体正常细胞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副作用。这些副作用虽然令人不适,但通过科学的应对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减轻其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骨髓抑制
症状表现: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白细胞减少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红细胞减少引发贫血,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血小板减少则增加出血风险。
科学应对: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细胞数量变化。当血细胞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白细胞减少会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避免接触感染源。
二、胃肠道反应
症状表现:化疗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科学应对: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进行治疗。
饮食调整:化疗期间,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
生活习惯调整:进餐后不要立即躺下,以免食物反流引起恶心。化疗前两小时避免进食,化疗后适当推迟进餐时间,有助于减轻胃肠道反应。
三、脱发
症状表现: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影响毛囊,导致头发和其他体毛的临时性脱落。
科学应对:
心理调适:脱发是化疗的常见副作用,但通常是暂时性的。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化疗结束后头发会重新生长。
头发护理:化疗期间尽量不要染发、烫发,避免阳光刺激。使用吹风机时要选择低温档,避免高温损伤头发。化疗前可以将头发剪短,便于观察和护理。
头皮保护:使用温和的洗发水洗头,避免用力揉搓头皮。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刺激头皮。
四、口腔问题
症状表现:化疗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受损,形成疼痛的溃疡,出现口干、味觉改变等症状。
科学应对: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刷牙2-3次,使用温和的牙膏。饭后用漱口水漱口,可以选择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抗菌漱口水。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滚烫、辛辣、酸涩、脆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
药物治疗:如果口腔溃疡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腔溃疡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五、疲劳
症状表现:几乎所有接受化疗的患者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疲劳,这种疲劳甚至在好几周内无法通过休息得到缓解。
科学应对:
补充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芹菜等。这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增强抵抗力。
改善睡眠:确保充足的休息和高质量的睡眠。可以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或饮用刺激性饮料。
适量运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感。
六、肝肾功能损伤
症状表现: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肝脏和肾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科学应对:
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保护肝脏;使用保护肾脏的药物,如肾衰宁片等。
定期监测:化疗期间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肌酐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习惯调整: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减轻肝肾负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肝肾的代谢和排毒功能。
七、神经系统损伤
症状表现:一些化疗药物可能导致手脚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
科学应对:
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按摩、热敷或冷敷等方式缓解神经系统症状。
淋巴瘤化疗后的副作用虽不可避免,但通过科学用药、生活调整、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患者能够有效减轻不适、增强抵抗力,以更积极的状态应对治疗,为康复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石东梅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