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下楼梯时膝盖隐隐作痛,或是晨起时手指关节僵硬难伸,许多人开始担忧:“我是不是得了骨关节炎?”作为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超46%,且呈年轻化趋势。确诊OA并非“宣判关节死刑”,通过科学的阶梯化治疗,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本文将从疾病原理到治疗方案,为你揭开骨关节炎管理的“通关秘籍”。
一、认识骨关节炎:关节“老化”背后的真相
骨关节炎的核心病理是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及滑膜炎症。正常关节由软骨(缓冲压力)、滑膜(分泌润滑液)和骨骼组成,但随着年龄增长、外伤或过度使用,软骨逐渐变薄,骨骼失去缓冲后相互摩擦,引发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
-风险因素:年龄(60岁以上发病率超60%)、肥胖、关节外伤史、过度运动、女性激素变化(绝经后高发);
-常见类型:膝关节OA(最常见)、手指OA(远端指间关节肿大)、髋关节OA(行走时腹股沟疼痛)。
二、阶梯化治疗:从“保守”到“微创”的精准方案
骨关节炎治疗遵循“阶梯化”原则,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对应干预手段,避免过度治疗。以下为临床常用的阶梯方案:
第一阶梯:基础治疗(早期OA)
适用于关节轻微疼痛、偶发僵硬的患者,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1.运动管理
-低冲击运动:游泳(水浮力减轻关节压力)、骑自行车(减少膝关节负重)、太极拳(增强关节稳定性);
-肌肉强化:靠墙静蹲(强化股四头肌)、弹力带训练(提升关节支撑力)。
2.体重控制
每减重1公斤,膝关节压力减少4公斤。建议通过均衡饮食(低热量、高纤维)结合有氧运动减重。
3.辅助器具
使用关节支具、鞋垫(矫正力线)、扶手(减轻下肢关节负担)等缓解症状。
第二阶梯:药物与物理治疗(轻中度OA)
当基础治疗效果不佳,或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联合药物及物理手段。
1.外用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凝胶/贴剂(如双氯芬酸):直接作用于患处,减少全身副作用;
-辣椒素软膏:通过刺激神经缓解疼痛。
2.口服药物
-NSAIDs类口服药(如塞来昔布):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注意胃肠道及心血管风险;
-软骨保护剂(氨糖、硫酸软骨素):辅助修复软骨,但疗效存在争议。
3.物理治疗
-热疗(热敷、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超声波/冲击波:减轻炎症,促进组织修复。
第三阶梯:注射治疗(中重度OA)
适用于关节疼痛频繁、活动受限明显的患者。
1.关节腔注射
-玻璃酸钠:补充关节滑液,润滑关节,缓解疼痛;
-糖皮质激素:快速减轻炎症,但一年内注射次数≤3次,避免加速软骨退变。
2.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
提取自身血液中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促进组织修复,适合轻中度OA。
第四阶梯:手术干预(终末期OA)
当保守治疗无效、关节功能严重丧失时,需考虑手术。
1.关节镜微创手术
清理关节内增生滑膜、游离体,修复半月板损伤,适合早期关节结构破坏。
2.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TKA):用人工关节替代磨损关节面,术后疼痛缓解率超90%;
-单髁置换:仅置换受损局部,保留更多自身组织,恢复更快。
三、治疗误区:这些“经验”可能耽误病情
1.“止痛药一吃就好,不用复查?”
单纯止痛未解决软骨磨损问题,长期依赖NSAIDs可能掩盖病情进展,甚至损伤肝肾功能。
2.“氨糖是‘神药’,吃了就能根治?”
氨糖可缓解轻中度OA症状,但无法逆转晚期软骨缺失,需配合运动及其他治疗。
3.“手术风险大,能拖就拖?”
终末期OA拖延手术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增加手术难度及并发症风险。
四、居家管理:骨关节炎患者的“日常必修课”
1.饮食调理
-抗炎饮食:多摄入Omega-3脂肪酸(深海鱼、核桃)、抗氧化蔬果(蓝莓、西兰花);
-控糖限盐:高血糖会加速软骨细胞老化,高盐饮食增加关节水肿风险。
2.疼痛应对
-疼痛发作时冰敷(每次15分钟,每日3次)减轻炎症;
-使用辅助工具(长柄鞋拔、高椅)减少关节弯曲。
3.心理调节
OA是慢性病,长期疼痛易引发焦虑抑郁。可通过冥想、病友互助社群缓解心理压力。
五、前沿进展:未来治疗新希望
1.干细胞疗法
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软骨细胞,修复受损组织,部分临床试验显示疼痛显著缓解。
2.基因治疗
通过调控特定基因(如SOX9)促进软骨再生,尚处实验室阶段。
结语:
骨关节炎虽无法“根治”,但通过阶梯化治疗与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维持良好生活质量。从调整一次运动方式到遵医嘱规范用药,每个环节都是守护关节健康的关键。若出现关节持续肿胀、夜间痛醒或无法行走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方案。记住:你的关节值得更长久的陪伴,科学干预永远不晚。
(寇龙威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骨关节病二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