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动静脉瘘:早发现早治疗的血管疾病

2025-04-16 12: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体精密的血管网络系统中,动静脉瘘就像是一个不该出现的“捷径”,打乱了正常的血液循环秩序。从医学角度解释,动静脉瘘指的是动脉与静脉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正常的通道。大家可能都知道,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组织,而静脉则负责将缺氧的血液回流至心脏,正常情况下动脉与静脉的血管之间没有连通。然而,在发生动静脉瘘的情况下,动脉血液通过一条“捷径”直接流入静脉,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动静脉瘘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血管疾病,虽然它不像一些常见疾病那样广为人知,但却可能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了解动静脉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动静脉瘘的原因、症状、危害及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

一、动静脉瘘的形成原因

动静脉瘘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先天性动静脉瘘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异常所致,通常在出生时或儿童时期就已存在,不过可能在成年后才出现明显症状。后天性动静脉瘘则多由外伤引起,如穿透性损伤(刀伤、枪伤)、骨折、医源性操作(血管穿刺、手术等)。外伤破坏了动脉和静脉的血管壁,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了异常的连通。

二、动静脉瘘的“蛛丝马迹”——早期症状

动静脉瘘在早期可能不会立刻引起明显的不适,但只要我们细心留意,还是能发现一些迹象的。

1.部症状察觉

最直观的就是局部皮肤的变化。早期可能会发现皮肤温度异常升高,比如用手触摸时,患病部位比周围皮肤明显更热,有时还能看到局部皮肤微微泛红,颜色比正常区域更深。另外,在体表能摸到搏动性肿块,就像能感受到一个小小的“心跳”在皮下跳动,同时伴有震颤,如同猫咪发出的咕噜咕噜的震动感,用听诊器还能听到连续性的杂音。这些异常表现如果出现在四肢、颈部等部位,一定要引起重视。

2.肢体异常表现

如果动静脉瘘发生在四肢,可能会出现肢体的一些异样。比如,一侧肢体可能会逐渐比对侧增粗,这是由于异常的血流供应影响了肢体的生长发育。患者还可能感到肢体沉重、乏力,走一段路就容易疲劳,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疲劳感会越来越明显。

3.重视病史线索

对于有特定经历的人群,更要警惕动静脉瘘。如果曾经遭受过外伤,如刀伤、枪伤,或者进行过手术、血管穿刺等操作,之后出现上述症状,动静脉瘘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先天性动静脉瘘在出生时或儿童时期就可能存在,有些症状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才变得明显,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肢体发育不对称等异常情况,也要及时就医排查。

三、动静脉瘘的危害

动静脉瘘如果不及时治疗,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由于局部血流异常,可引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溃疡、坏死,甚至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心血管系统长期承受额外的负担,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危及生命。此外,动静脉瘘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一旦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运行至其他部位,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四、动静脉瘘的诊断

血管超声检查:这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结构以及血流情况。在动静脉瘘的诊断中,超声可以发现异常的血管连接,观察到动脉和静脉之间异常的血流信号,判断瘘口的位置和大小,以及评估周围血管的受累情况。它具有无创、便捷、可重复性强等优点,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当超声检查发现可疑情况,但诊断仍不明确时,CTA和MRA可以提供更详细准确的血管图像。CTA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动静脉瘘的血管走行、瘘口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细节;MRA则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无需注射造影剂(部分增强MRA需要注射),就能多平面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强,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病变情况。这些检查对于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争分夺秒——早期治疗手段

一旦早期发现动静脉瘘,及时治疗是阻止病情恶化的关键。主要治疗手段有:

1.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目前早期动静脉瘘的常用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通过将导管插入血管,精准定位到动静脉瘘的部位,然后注入栓塞材料,如弹簧圈、明胶海绵等,堵塞异常的动静脉通道,让血液恢复正常的流动路径。

2.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解剖位置合适、病变较为局限的早期动静脉瘘,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手术方案主要有:

瘘口修补术:对于瘘口较小且位置合适的患者,可采用瘘口修补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动静脉瘘部位,仔细分离动脉和静脉,然后直接缝合修补瘘口,恢复正常的血管结构和血流。

动静脉瘘切除术:如果动静脉瘘范围局限,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可将整个动静脉瘘切除。切除后,根据情况进行血管重建,以保证局部的血液供应。对于先天性动静脉瘘,如果病变局限在某一段血管,动静脉瘘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五、曙光初现——早期治疗的显著效果

动静脉瘘早期治疗的效果总体较为理想,尤其是在疾病尚未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之前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通过早期干预,大多数患者局部的异常症症状得到立竿见影的缓解。皮肤温度过高、泛红的情况会逐渐减轻,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态。搏动性肿块和震颤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听诊时的杂音也会随之消失。肢体的沉重感和乏力症状也会大大缓解,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进行适度的运动和工作。

由于早期阻断了动脉血的异常分流,心脏的负担得以减轻。原本因动静脉瘘导致心脏为了维持血液循环而过度工作的情况得到改善,降低了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患者心慌、气短等心血管相关症状会明显减轻,心脏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六、结语

动静脉瘘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血管疾病。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切勿拖延。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黄炳东 百色市田东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