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术后肠梗阻预警:听肠鸣音就像"破译摩斯密码"?

2025-04-15 11: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护士小梁的晨间交班记录:

"昨晚3床的老张术后24小时还没排气,肠鸣音像打雷一样咕噜噜响...

7床的阿姨肚子胀得像皮球,但听诊器放上去却安静得像图书馆...

12床的小伙子喊着'伤口不疼就是肚子怪怪的'——得,又要开始'肠子侦探'时间了!"

各位病友和家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外科医生皱眉、护士小姐姐竖起耳朵的术后肠梗阻。学会"听肠子说话",关键时刻能救命哦!

一肠梗阻:术后肚子里的"交通瘫痪"

1.1什么是术后肠梗阻?

想象一下:

正常肠道=早高峰的地铁,食物残渣有序前进

梗阻的肠道=春运火车站,所有"乘客"(肠内容物)堵在原地

结果就是:

✅不排气不放屁(肠道"罢工"了)

✅肚子胀成鼓(气体和液体在抗议)

✅呕吐像喷泉(内容物只能"倒车")

1.2为什么手术后会中招?

✔️麻醉的锅:麻药让肠子"睡过头",醒来懒得动

✔️手术创伤:被翻动过的肠子要"闹脾气"

✔️炎症反应:身体以为受伤了,主动让肠道"停工检修"

(剖宫产、胃肠手术患者尤其要当心!)

二听诊器下的"肠子摩斯密码"

2.1肠鸣音:肠道发的"微信语音"

我们护士每天必做的功课:

把听诊器放在肚脐周围——

正常音:"咕~咕~"(像水泡轻轻破裂,每分钟4-5次)

亢进音:"咕噜噜!轰隆隆!"(像洗衣机甩干,提示肠子正在"疯狂自救")

减弱音:"......"(沉默是金?不,是肠子"躺平"了!)

经典场景:

术后6小时:肠鸣音消失→正常(肠子还在麻醉中)

术后24小时:仍然寂静→警报!

术后48小时:出现金属音→危险!可能绞窄性梗阻!

2.2进阶技巧:手耳并用

除了听,我们还会:

✋轻拍肚子:

"咚咚"像打鼓=气体太多

"哗啦"像水袋=液体淤积

看肚型:

局部隆起=可能有肠子"卡住"

肚皮发亮=胀到极限了!

(资深护士能靠这些判断是否需要紧急拍片~)

三从预防到急救:肠梗阻"红绿灯"

3.1红灯行为:这些事术后别做!

卧床当"木头人":不动=肠子更懒

偷偷吃东西:医生说禁食就别偷喝粥!

怕疼不翻身:侧卧→平躺→半坐,像"煎饼"一样勤翻面

3.2黄灯预警:出现这些快喊护士!

⚠️肚子胀+不排气>12小时

⚠️呕吐物从清水变绿(胆汁)或粪臭味

⚠️突然剧痛+出冷汗(警惕绞窄性梗阻!)

3.3绿灯疗法:让肠子"复工"妙招

✅嚼口香糖:骗大脑"要吃饭了",刺激肠蠕动(但别吞下去!)

✅早期下床:走一步肠子动一寸,哪怕站会儿也好

✅胃肠减压:插根胃管把堵住的东西"抽出来"(虽然难受但救命)

四高科技助攻:肠梗阻监测黑科技

4.1智能腹带

内置传感器,肠鸣音自动上传电脑

手机APP提醒:"您的肠子已休眠3小时,请翻身!"

4.2超声"肠"检

像做B超一样扫肚子,5分钟看肠子有没有"偷懒"

比X光省事,孕妇也能用

4.3肠道起搏器

给肠子装个"小马达",电刺激让它规律蠕动

目前还在试验阶段,未来可能像心脏起搏器一样普及

结语记住这组"肠梗阻密码"

3天:术后3天是肠梗阻高发期

4症状:胀、痛、吐、闭(不排气)

5分钟:每天听肠鸣音至少5分钟

最后送大家一句护士长的名言:

"术后放屁就是福,肠子通了才能补!"

(嘘...我好像听到21床的肠子开始"唱歌"了,赶紧去记录~)

护士小梁的温馨提醒

1️⃣术后6小时可尝试床上翻身,像"烤串"一样勤转动

2️⃣喝萝卜汤/薄荷茶有助于排气(但需医生批准)

3️⃣如果便便像"羊粪蛋",说明肠道动力不足了!

(梁艳 沈丘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二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