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耳鸣如蝉叫?中医"鸣天鼓"手法+聪耳枕配方

2024-06-03 13: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耳鸣,这一症状如同耳边蝉鸣,让人不胜其烦,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耳鸣时,患者会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等,而周围环境并无相应声音。若为持续性耳鸣,还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症状,那就需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耳鸣的病因复杂,一般分为耳源性疾病和非耳源性疾病。耳源性疾病与耳部疾病相关,常伴有听力下降,像耳毒性药物中毒、病毒感染、内耳供血不足等都可能引发。非耳源性疾病患者,除耳鸣外,还伴有相应疾病的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不过,很多病人耳鸣脑鸣在医院找不到明显病因,饱受折磨。

在中医看来,耳鸣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常见诱因包括肾精亏虚、肝胆火旺、痰湿阻滞等。针对耳鸣问题,中医有多种调理方法,其中“鸣天鼓”手法和聪耳枕配方,就是简单且有效的选择。

“鸣天鼓”手法是一种可以缓解耳鸣脑鸣的养生功,操作并不复杂。患者先选择安静之处,或坐或站,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双目微闭。接着,双手互相摩擦,感觉双手有热感后,双臂平举,双手手掌按压在耳朵上,手指轻轻扣于脑后。双手手掌力度适中,做按摩耳朵画圈的动作,连续顺时针或逆时针各5圈,同时做深呼吸,舌尖顶上腭,咬住上下牙齿。画圈动作完成后,手掌不动,扣于脑后的双手的中指和食指用劲敲打自己后脑壳和颈部十下左右,此时仍需咬住上下牙齿,舌尖顶上腭,呼吸处于深吸气停止状态。要注意,手指敲打时,手掌按住耳朵,不要漏气。完成上述动作,手掌同时离开耳朵,力度适中,以耳朵感觉舒适为宜。此套动作可连续做,但控制在五分钟以内。中老年耳鸣通常由年龄增长和肾脏活力减少引起,肾脏对耳朵开窍,肾气虚弱导致耳鸣。通过“鸣天鼓”手法负压刺激耳体及内部,疏通人体经络,对耳鸣、脑鸣都能起到治疗缓解的作用。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不受地点限制,长期坚持下来,对预防和治疗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都有帮助,睡前做还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

除了“鸣天鼓”手法,聪耳枕配方也是一种辅助调理耳鸣的方法。聪耳枕的制作可参考一些传统配方,比如可选用具有安神、聪耳功效的中药材,如决明子、菊花、夏枯草等。决明子有清肝明目等作用,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夏枯草可清肝泻火。将这些中药材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枕芯,制成聪耳枕。患者日常睡眠时使用,中药材散发的气味和有效成分,可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调理耳鸣的作用。不过,体质偏寒者慎用菊花、夏枯草等寒凉药材。

在调理耳鸣的过程中,生活调摄也不容忽视。患者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环境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下。饮食上,避免辛辣油炸食物,晚餐减少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以防夜间耳鸣加重。肝火旺者可饮用决明菊花茶,即炒决明子10克、菊花5克、夏枯草8克沸水冲泡代茶饮;肾虚型耳鸣伴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者,可食用黑豆核桃粥,黑豆50克浸泡4小时,核桃仁20克捣碎,粳米100克同煮至豆烂,加枸杞15克再煮10分钟,以补肾填精。

总之,耳鸣问题虽复杂,但通过中医“鸣天鼓”手法、聪耳枕配方以及合理的生活调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过,若出现突发性耳鸣伴听力下降,需在72小时内就医,慢性耳鸣调理周期通常需3—6个月,治疗期间也需遵循医嘱,注意相关事项。

(朱艳 鹤壁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