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肠易激综合征总腹痛、腹泻,怎样改善症状?

2023-05-18 18: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肠病,其症状反复发作与肠道敏感性增高、动力紊乱密切相关。结合胃肠病学与临床营养学要点,本文从饮食调控、生活方式优化、药物干预及心理管理四方面,系统阐述科学改善策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

一、饮食精准调控

(一)低FODMAP饮食原则

1. 限制高发酵性碳水化合物:避免洋葱、大蒜、豆类、小麦等易产气食物,减少肠道菌群发酵产气。选择低乳糖牛奶或杏仁奶替代传统乳制品。

2. 膳食纤维合理搭配:

1. 腹泻型IBS:优先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香蕉),每日5-10g,增强粪便黏性。

2. 便秘型IBS:增加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如全麦面包、芹菜),每日10-15g,促进肠道蠕动。

(二)进食行为优化

1. 定时定量进餐:固定三餐时间(早餐7:00-8:00、午餐12:00-13:00、晚餐18:00-19:00),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肠道痉挛。

2. 规避触发食物:记录饮食日记,识别个人敏感食物(如咖啡、酒精、辛辣调料),严格避免摄入。

(三)液体摄入管理

每日饮水1500-2000ml,以温水为宜,避免碳酸饮料、含咖啡因饮品,防止加重肠道产气或刺激肠黏膜。

二、生活方式科学调整

(一)运动干预方案

1. 规律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分5天完成,每次30分钟,调节肠道动力。

2. 腹部按摩疗法:顺时针环形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半径10cm),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缓解腹胀腹痛。

(二)压力与睡眠管理

1. 压力缓解技术:采用正念冥想(每日10分钟)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降低焦虑对肠道的应激反应。建立“压力日记”追溯情绪与症状关联。

2. 睡眠质量保障:每日22:30前入睡,保证7-8小时连续睡眠,避免熬夜导致肠道生物钟紊乱。

(三)体位管理要点

餐后避免立即平卧,建议直立或半卧位(床头抬高15°-30°)至少1小时,减少胃结肠反射诱发的腹泻。

三、药物与营养干预

(一)对症药物选择

1. 腹泻型IBS:

1. 蒙脱石散:每次3g,每日3次,吸附肠道毒素,改善腹泻。

2. 洛哌丁胺:急性腹泻时短期使用(每次2mg,每日≤8mg),避免长期应用致便秘。

2. 便秘型IBS:

1. 聚乙二醇4000:每日10-20g,溶于水服用,增加粪便含水量。

2. 益生菌:选择含双歧杆菌BB-12等菌株的制剂,每日10¹⁰ CFU,调节肠道微生态。

(二)营养补充建议

1. 消化酶辅助:餐前服用复合消化酶(如慷彼申®),改善食物消化效率,减少产气。

2. 锌元素补充:腹泻频繁者每日补充葡萄糖酸锌20mg,修复肠黏膜屏障。

(三)禁忌药物警示

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以防加重肠道炎症与动力紊乱。

四、心理与行为干预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

通过专业心理治疗师指导,识别并打破“症状-焦虑-症状加重”的恶性循环,如采用“情绪-饮食-症状”日记法追溯触发因素。

(二)肠道导向催眠疗法

临床研究表明,催眠疗法可降低肠道敏感性,缓解腹痛、腹泻症状,建议在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规范化治疗。

(三)放松训练普及

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平卧或坐位,双手放于腹部,缓慢深吸气使腹部隆起,屏息2秒后缓慢呼气,每次10分钟,每日2次,增强膈肌对胃肠的调节作用。

五、风险预警与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1. 报警症状:便血、贫血(面色苍白、乏力)、体重持续下降(每月>2kg)、夜间痛醒,需排除器质性肠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

2. 急性加重:腹泻每日>6次、严重脱水(尿少、口干)、腹痛持续不缓解,需急诊处理。

六、管理模式与疗效预期

(一)“3+2+1”日常管理法

1. 3项基础:规律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

2. 2类调整:根据症状类型(腹泻/便秘)调整膳食纤维与药物

3. 1个核心:持续心理放松,减少应激对肠道的影响

(二)疗效周期

多数患者通过2-4周规范调整可见症状改善,需持续3-6个月巩固效果。若调整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建议完善肠镜、粪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调整治疗方案。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管理需兼顾科学性与个体化,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及心理的综合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专属方案,避免自行滥用药物或偏方,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马利花 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 胃镜室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