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与结肠镜是现代医学中用于检查消化道内部的重要工具,它们分别针对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和下消化道(直肠、结肠)进行详细观察与诊断。这两项检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胃镜与结肠镜检查的基本原理、适应症、检查过程、注意事项以及现代技术的进步。
一、胃镜与结肠镜的基本原理
胃镜是一种细长的、柔性的管状器械,前端装有光源和摄像头,通过口腔进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这些部位的黏膜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活检或治疗操作。胃镜通常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减少胃内食物对检查的干扰。
结肠镜则用于检查下消化道,特别是直肠和结肠。它同样是一根细长的管状器械,但长度更长,以适应从肛门到结肠末端的距离。结肠镜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肠道准备,通过服用泻药或灌肠等方式清空肠道,以便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结肠内壁。
二、适应症
胃镜与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上消化道症状:如长期胃痛、反酸、吞咽困难、呕血或黑便等,提示可能存在胃炎、胃溃疡、食管癌、胃癌等疾病。
下消化道症状:如便血、腹泻、便秘、腹痛等,可能与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相关。
家族遗传史: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定期进行胃镜与结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随访复查:已确诊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如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切除后的随访。
三、检查过程
胃镜检查:患者通常采取左侧卧位,医生会在患者喉咙处喷洒局麻药以减少不适感。胃镜从口腔插入,依次经过咽、食管、胃,进入十二指肠。检查过程中,医生会仔细观察黏膜情况,必要时进行活检或治疗。
结肠镜检查:患者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医生将结肠镜从肛门插入,缓慢推进至结肠末端。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向肠道内注入少量气体以扩张肠腔,便于观察。同时,医生会仔细观察肠道黏膜,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或息肉切除。
四、注意事项
肠道准备:结肠镜检查前,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肠道准备,以确保肠道清洁。
麻醉选择:胃镜与结肠镜检查可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无痛检查),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与医生讨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检查后护理: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喉咙不适、腹胀等症状,通常可自行缓解。若进行活检或息肉切除,需遵循医嘱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等异常情况。
五、现代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与结肠镜检查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高清摄像头、窄带成像(NBI)、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等技术的应用,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微小结构,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此外,内镜下的治疗技术,如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使得越来越多的消化道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得到根治,减少了手术创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
胃镜与结肠镜检查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定期的胃镜检查与结肠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消化道病变,降低癌变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检查前的准备事项、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要点以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胃镜与结肠镜检查将在消化道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张龙 息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