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神奇的中医外用药:膏药、油膏与散剂的祛腐生肌奥秘

2024-05-21 16: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中医的治疗体系中,外用药犹如璀璨明珠,其中膏药、油膏与散剂更是凭借独特的祛腐生肌功效,在疮疡、创伤等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看似寻常的药剂,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千年临床经验,以独特的作用机制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们祛腐生肌的奥秘。

一、膏药:拔病外出的“体表卫士”

膏药是中医外用药中历史悠久的剂型,多由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炼制而成,以“药力厚、效持久”著称。其祛腐生肌的原理,首先源于“拔病外出”的特性。膏药贴敷于患处,如同在体表构建了一道药力屏障,通过温热之力和药物渗透,促使局部气血运行加快。当疮疡部位存在腐肉时,膏药可使腐肉与健康组织分离,将其“拔出”体外。例如传统的太乙膏,以当归、白芷、肉桂等多味药材经麻油熬制、黄丹收膏而成,具有消肿、清火、解毒的功效,在疮疡初期可促使肿毒消散;在溃破期,能辅助排出腐肉,为新肉生长创造条件。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膏药的基质能形成封闭环境,减缓药物挥发,延长药效。同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通过皮肤渗透进入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炎症吸收,加速伤口愈合。比如含乳香、没药的膏药,这两味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为组织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二、油膏:滋润修复的“肌肤使者”

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制成,质地柔软,易于涂抹,在祛腐生肌方面独具优势。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滋润和修复两方面。在疮疡溃后,局部肌肤失去完整性,津液耗伤,此时油膏中的油脂成分可起到滋润作用,防止伤口干燥结痂,阻碍愈合。例如生肌玉红膏,以当归、白芷、白蜡、轻粉等为主要成分,用麻油熬制,具有活血祛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的功效。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白芷消肿排脓,轻粉祛腐,多种药物协同作用,可使疮面腐肉逐渐脱落,新肉生长。

油膏还能在创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外界细菌等有害物质,减少感染风险。同时,其含有的药物成分可直接作用于创面,调节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一些含有珍珠、血竭的油膏,珍珠能促进细胞再生,血竭具有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二者配合,可加速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上皮细胞爬行覆盖创面,实现伤口的快速愈合。

三、散剂:灵活精准的“创面精灵”

散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可直接撒布于患处,或用液体调敷,具有制作简便、应用灵活的特点。在祛腐生肌方面,散剂能精准作用于创面,根据病情需要灵活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对于疮面较小、腐肉较少的情况,使用提脓祛腐散,如九一丹(熟石膏九份、升丹一份),可促进脓液排出,腐蚀去除少量腐肉。升丹能提脓祛腐,熟石膏可制约升丹的烈性,二者按比例调配,既能有效祛腐,又不会过度损伤健康组织。

当疮面腐肉已尽,开始生肌收口时,则可选用生肌散,如八宝丹,由珍珠、牛黄、象皮、琥珀等八味药材组成。这些药材具有生肌敛疮、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粉末状的剂型可均匀分布于创面,直接与组织接触,加速新生组织的生长。此外,散剂还可根据不同病情加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实现标本兼治。例如在治疗热毒疮疡时,加入黄连、黄柏等清热药物,增强消炎解毒的效果。

四、协同应用与现代发展

在临床实践中,膏药、油膏与散剂并非单独使用,常常根据病情发展阶段协同应用。疮疡初期,可先使用膏药消肿散结;中期溃破后,结合油膏祛腐生肌;后期疮口将敛时,撒布散剂促进收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外用药也在不断创新。研究人员运用现代制剂技术,改进外用药的基质和制备工艺,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透皮吸收效率。同时,通过现代药理研究,深入挖掘药物成分的作用机制,为中医外用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中医外用药中的膏药、油膏与散剂,凭借各自独特的祛腐生肌奥秘,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承载着中医的智慧与传统,既展现了古人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思路,持续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钱兆东 镇平县中医院 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