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疏肝和胃法,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破局关键’

2023-10-23 16:4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胃食管反流病(GERD)以其高发病率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成为困扰众多患者的难题。尤其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其症状顽固、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传统西医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对于部分患者而言,症状控制并不理想,且长期用药可能带来副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医的疏肝和胃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挑战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顾名思义,是指经过标准西医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后,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GERD。这类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反流症状,如烧心、反酸、胸痛等,且可能伴有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哮喘、咽喉炎等。难治性GERD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黏膜屏障受损、胃酸过度分泌、食管高敏感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疏肝和胃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与肝胃不和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气机不畅,横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从而引发反酸、烧心等症状。因此,疏肝和胃法通过调和肝胃,恢复气机升降平衡,以达到治疗目的。

三、疏肝和胃法的治疗方法

疏肝和胃法在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时,主要采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手段。

1.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及舌脉表现,中医医师会辨证施治,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常用的疏肝和胃中药有柴胡、白芍、枳壳、香附等,这些药物能够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缓解反酸、烧心等症状。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加入健脾、清热、化瘀等药物,以增强疗效。

2.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在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内关、太冲等,可以调和肝胃,疏通气机,缓解反流症状。此外,针灸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从而减轻反流。

3.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对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推拿按摩可以帮助改善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胃部不适。

四、疏肝和胃法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个体化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合调理:疏肝和胃法不仅关注症状的控制,更注重整体机能的调节,通过改善患者的体质,达到预防复发的目的。

副作用小:与西医药物相比,中药及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副作用小,更适合长期治疗。

挑战

疗效评估:中医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相对主观,缺乏客观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推广和应用。

研究不足:目前关于疏肝和胃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尚不充分,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机制。

五、未来展望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疏肝和胃法在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优势将逐渐得到认可。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中医与西医的结合,通过多学科协作,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临床研究,建立科学的疗效评估体系,为疏肝和胃法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疏肝和胃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疏肝和胃法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胡远炎 商城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