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情绪是百病之源!中医情志相胜法自助调节焦虑/抑郁

2024-05-22 08: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情绪,作为人体心理活动的直接体现,与健康息息相关。在中医理论中,情志(即情绪)被视为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的重要因素。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引发或加剧多种身体疾病,故有“情绪是百病之源”之说。中医情志相胜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调节手段,通过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指导人们如何自我调节情绪,以达到心理平衡和身体健康的目的。以下将详细阐述中医情志相胜法的原理及其在自助调节焦虑、抑郁中的应用。

一、中医情志相胜法原理

中医情志相胜法源于五行学说,认为人的情绪与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且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具体而言:

木(肝)主怒,克土(脾);

土(脾)主思,克水(肾);

水(肾)主恐,克火(心);

火(心)主喜,克金(肺);

金(肺)主悲忧,克木(肝)。

基于这一理论,中医情志相胜法提出,一种情绪可以克制另一种情绪,从而达到调节情绪、平衡心理的目的。例如,喜(心)能胜悲忧(肺),即快乐、积极的情绪可以化解悲伤、忧郁;怒(肝)能胜思(脾),适度的愤怒可以打破过度思虑的困境。

二、情志相胜法在自助调节焦虑/抑郁中的应用

1. 以喜胜忧:对抗抑郁

抑郁情绪往往伴随着悲伤、沮丧、失去兴趣等表现。根据情志相胜法,以喜胜忧,即通过培养积极、快乐的情绪来对抗抑郁。具体方法包括:

寻找乐趣: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阅读、音乐、运动、旅行等,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社交互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困扰,增强社会支持感。

感恩练习:每天记录三件让自己感到感激的事情,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感恩的心态。

2. 以怒胜思:缓解过度思虑

焦虑情绪常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难以放松等。在中医看来,过度的思虑(脾)可由适度的愤怒(肝)来克制。但需注意,这里的“怒”并非指无理的愤怒或暴怒,而是指面对不公或不合理情境时,勇于表达不满和争取权益的健康情绪。具体方法包括:

正面表达: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担忧,通过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设定界限:明确自己的底线和界限,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不合理的要求学会拒绝。

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减少无谓的担忧和自责。

3. 综合调节:平衡五行,调和情志

在实际应用中,焦虑和抑郁情绪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因此,综合运用情志相胜法,平衡五行,调和情志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策略包括:

五行音乐疗法:根据五行原理选择相应的音乐进行聆听,如肝木对应角音(清脆悠扬),心火对应徵音(欢快热烈),脾土对应宫音(浑厚低沉),肺金对应商音(高亢悲壮),肾水对应羽音(清润悠扬),通过音乐调和情绪。

自然疗法:亲近自然,如散步于林间小道,聆听鸟鸣虫唱,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有助于平复情绪。

冥想与放松训练:通过冥想、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减轻身心压力,达到心理平衡。

三、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情绪反应和调节方式存在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用情志相胜法。

适度原则:虽然情志相胜法强调情绪间的相克关系,但过度压抑或放纵情绪均不利于健康。

专业指导:对于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结合中医情志相胜法进行辅助治疗。

四、结语

情绪是连接身心健康的重要桥梁。中医情志相胜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们认识和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通过积极实践情志相胜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享受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专业指导,是有效应对情绪问题、促进全面康复的关键。

(曹秋彩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中心四病区 副主任中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