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发现的心脏“备用路线”:卵圆孔未闭是什么?
在人体精密的心脏构造中,左右心房之间存在一道特殊的“关卡”。这道关卡,就是卵圆孔。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卵圆孔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由于胎儿时期肺部尚未开始工作,来自胎盘的富氧血液需要通过卵圆孔,从右心房直接流向左心房,再输送到全身各处,维持生长发育。这就好比城市交通中设置的应急车道,在特殊时期保障“生命物资”的高效运输。
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随着第一声啼哭,肺部开始扩张,肺循环启动,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会像一扇自动关闭的门,逐渐融合闭合。但大约20%-25%的人,这扇门没有完全关紧,留下一条微小的缝隙,这就是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简称PFO)。它就像心脏里没被彻底拆除的备用路线,平时悄无声息,却可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挥作用”,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二、哪些因素让卵圆孔“赖着不关门”?
1.先天性发育“小失误”
卵圆孔的闭合过程受多种因素调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小失误”,都可能导致闭合不全。从胚胎发育角度来看,卵圆孔的闭合需要左心房和右心房压力的精准配合,以及相关组织结构的正常生长。如果心房内的隔膜发育不够完善,或者压力变化异常,卵圆孔就无法顺利关闭。这就如同组装精密仪器时,某个零件尺寸差了一点,导致整体功能出现偏差。
2.年龄增长带来的“磨损”
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本就未完全闭合的卵圆孔,可能因为心脏弹性下降、心房壁松弛等原因,导致缝隙进一步扩大。就像老房子的门窗,时间久了,密封性会变差,卵圆孔也会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不那么严实。
3.其他心脏问题的“连锁反应”
一些心脏疾病,如房间隔膨出瘤、右心系统压力升高等,会改变心脏内部的压力平衡,影响卵圆孔的闭合状态。房间隔膨出瘤就像心房里鼓起的一个“小包”,它的存在可能阻碍卵圆孔正常闭合;而右心压力升高时,血液会试图通过卵圆孔这条“捷径”,进一步撑开未闭合的缝隙。
三、藏在身体里的“小通道”,会带来什么影响?
多数情况下,卵圆孔未闭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心脏里藏着这条“秘密通道”。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这条通道可能会成为健康隐患。
1.反常栓塞:不该出现的“不速之客”
正常情况下,下肢、盆腔静脉里的小血栓会被肺部毛细血管过滤掉。但当右心房压力突然升高(如咳嗽、憋气、潜水等),卵圆孔未闭的通道会被打开,原本应该被肺部拦截的血栓,就可能通过这条通道进入左心房,再随着血液循环跑到大脑,引发脑卒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反常栓塞,就像城市交通中,本应在郊区被检查拦截的违规车辆,却通过一条隐藏小路直接进入市中心,造成交通混乱。研究发现,在原因不明的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约30%-40%存在卵圆孔未闭。
2.偏头痛:可能的“幕后黑手”
临床上,不少偏头痛患者尤其是伴有先兆症状的患者,被查出卵圆孔未闭。目前推测,血液通过未闭的卵圆孔时,可能会让一些化学物质(如5-羟色胺)绕过肺部的代谢,直接进入大脑,刺激脑血管,诱发偏头痛。这就好比本应在工厂被处理的“废料”,却通过特殊通道直接排放到城市,造成环境污染。虽然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因果关系仍存在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封堵卵圆孔后,部分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其他潜在风险
在极少数情况下,卵圆孔未闭还可能与高原肺水肿、减压病等疾病相关。当人处于高原环境或潜水后上升过快时,体内压力变化可能激活卵圆孔未闭通道,引发异常血液分流,导致相关症状。
四、发现卵圆孔未闭,该怎么办?
1.精准诊断:找到“秘密通道”的钥匙
如果怀疑存在卵圆孔未闭,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来“锁定目标”。
-经胸超声心动图:这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观察心脏结构和血流情况。但由于卵圆孔位置特殊,部分情况下经胸超声可能难以清晰显示,这时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将超声探头伸入食管,从心脏后方近距离观察,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卵圆孔的形态、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分流,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这就像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复杂的建筑,能发现更多细节。
-发泡试验:患者先吸入含有微小气泡的溶液,正常情况下气泡会被肺部过滤,但如果存在卵圆孔未闭,气泡就会通过通道进入左心房,在超声下形成特殊的影像。这项检查操作简便,对筛查卵圆孔未闭有重要价值。
2.治疗决策:权衡利弊的“选择题”
发现卵圆孔未闭,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无需治疗的情况:对于没有任何症状,且不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如脑卒中病史、偏头痛频繁发作)的卵圆孔未闭患者,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每1-2年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卵圆孔的变化。
-需要干预的情况:如果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脑卒中、频繁发作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偏头痛,或者存在右心系统压力升高等高危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卵圆孔封堵术。
3.卵圆孔封堵术:给“通道”加把安全锁
卵圆孔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医生通过大腿根部的血管,将封堵器沿着血管送入心脏,精准放置在卵圆孔位置,封堵器会像一把“伞”一样张开,覆盖住未闭合的缝隙,阻止血液异常分流。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1小时左右完成,患者术后恢复快,一般2-3天就能出院。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封堵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已经成为治疗卵圆孔未闭的主要手段。
五、守护心脏健康,从关注“小通道”开始
虽然卵圆孔未闭在人群中并不罕见,但只要正确认识、科学应对,就能将潜在风险降到最低。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等症状,不要忽视卵圆孔未闭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对于已经确诊卵圆孔未闭的患者,也不必过于焦虑。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随访或接受规范治疗,就能让心脏里的“小秘密通道”不再成为健康威胁。记住,每一个健康细节都值得被重视,关注心脏的每一处构造,就是在为生命健康筑牢防线。
(付向丹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