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是对骨骼、肌肉、关节等结构进行修复或重建的重要医疗手段。在手术过程中,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负责手术室的准备和患者的护理,还要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那么,骨科手术时,护士到底在观察些什么呢?
一、术前准备与患者的心理安抚
在骨科手术开始前,护士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手术室的清洁、无菌和设备的完好。这包括检查手术器械、麻醉设备、监护仪等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以及手术室的消毒工作是否到位。同时,护士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术前准备,如皮肤清洁、毛发剔除、术前用药等。除了物质准备,护士也非常注重患者的心理安抚。骨科手术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创伤和疼痛,患者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因此,护士会热情迎接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及手术程序,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感。通过语言保护性措施和耐心的解释,护士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手术。
二、体位护理与避免意外损伤
体位护理是骨科手术中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根据手术要求摆放患者的体位,并确保患者舒适与安全。在摆放体位时,护士会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颈部、胸部受压而影响呼吸。此外,护士还会特别注意保护受压部位,以防神经、肌肉过度牵拉而造成损伤。为了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受到意外损伤,护士会严格遵守手术室查对制度,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药物过敏试验等。在接送患者途中,护士会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坠床。同时,护士还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预防伤口感染、保证患者安全。
三、维持生命体征与观察病情变化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这是判断患者病情和手术效果的重要依据。护士会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大出血、心脏呼吸骤停等,并立即配合医生及麻醉师进行抢救。此外,护士还会观察患者有无麻醉意外的发生,如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及呼吸延长麻痹、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低血压及高血压、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护士会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伤口与引流情况的观察
骨科手术后,伤口和引流情况的观察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护士会定期检查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其量、性状,以及伤口有无红肿、压痛、渗液等感染症状。对于放置了引流管的患者,护士会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有效,并评估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在观察伤口和引流情况时,护士会特别注意患者有无肢体受压、血液障碍的表现,如肢体剧痛、由痛转为无痛、苍白、失去知觉、发凉、肿胀、麻木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护士会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五、维持四肢神经血管功能与预防并发症
在骨科手术中,维持四肢神经血管功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士在摆放患者体位时,会特别注意使肢体处于功能位,并使用约束带时防止固定过紧导致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及神经受压。同时,护士还会观察肢端皮肤有无苍白或发绀,有无肿胀、感觉减退、不能活动、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血管神经功能异常情况。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士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于石膏固定的患者,护士会定期检查石膏边缘皮肤有无早期压疮,并对石膏边缘皮肤及邻近石膏的骨突处进行按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士会协助其进行翻身与按摩,以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总结
骨科手术时,护士的观察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她们不仅需要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还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时,护士还需要在手术后对患者的伤口、引流情况、四肢神经血管功能等进行全面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护士还会指导患者进行营养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夏峥 南阳市中医院 手术一部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