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无声的健康警报,您需要知道的应对之道

2023-11-02 15: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外科手术如同一场精密的战役,而术后恢复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阶段。尽管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术后并发症仍是悬在患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潜在的威胁往往悄无声息,但若不及时识别和处理,轻则延缓康复,重则危及生命。本文将带您认识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警信号”,并提供科学的护理对策,助您平稳度过术后康复期。

---

###一、术后并发症:隐藏在康复之路上的“绊脚石”

手术创伤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为各种并发症埋下隐患。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

***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趁虚而入,引发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

***深静脉血栓(DVT)**: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阻塞血管,甚至脱落导致肺栓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泡损伤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呼吸极度困难。

这些并发症如同隐藏的“陷阱”,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提高警惕,及时识别并采取应对措施。

---

###二、感染:防微杜渐,筑牢健康防线

**预警信号:**

***局部表现**:手术切口红肿热痛、渗液异常、体温升高。

***全身表现**:寒战、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

**护理对策:**

***引流管护理“三防原则”**:

***防脱出**: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移位。

***防堵塞**: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防逆行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口,防止液体逆流。

***伤口观察**: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迹象。

***抗生素使用**: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

**科普亮点:引流管虽小,却是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哨兵”。严格执行“三防原则”,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

###三、深静脉血栓(DVT):隐形杀手,早期活动有妙招

**预警信号:**

*肢体肿胀、疼痛,尤其是小腿或大腿。

*皮肤温度升高、发红。

*Homans征阳性(将足向背屈时,小腿深部肌肉疼痛)。

**护理对策:**

***早期活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是预防DVT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物理预防**:

***弹力袜**:提供梯度压力,促进静脉回流。

***气压治疗**:通过周期性充气放气,按摩下肢,预防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对于高危患者,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危机,及时干预是关键

**预警信号:**

*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

*低氧血症,口唇、指甲发绀。

*胸部X光片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

**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提供呼吸支持,改善氧合。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采用小潮气量、限制气道压力等措施,减少肺损伤。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纠正休克等。

---

###五、案例分析:警惕延误处理的严重后果

**案例**:患者李某,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3天出现寒战、发热,切口周围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但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未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高热、意识模糊,诊断为腹腔感染引发的脓毒症,经积极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教训**:该案例警示我们,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切不可掉以轻心。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才能尽早干预,避免严重后果。

---

###结语:医患携手,共筑术后康复之路

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患者及家属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警惕,及时识别异常情况;医护人员要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治疗。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筑牢术后康复的防线,迎接健康的曙光!

(吕东 开封市中心医院 外科重症监护室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