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饮酒是常见的社交和放松方式。然而,酒精中毒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作为急诊科的主管护师,我见过太多因酒精中毒而紧急送医的案例,深知其危害的严重性。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酒精对身体的危害以及酒精中毒后的正确救治方法。
一、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酒精,也就是乙醇,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胃肠道被吸收。大约20%的酒精在胃内吸收,其余80%在小肠吸收。吸收后的酒精迅速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大部分酒精首先在肝脏进行代谢。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会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是一种比乙醇毒性更大的物质。随后,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是,如果饮酒过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乙醛就会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中毒反应。
二、酒精对身体各系统的危害
1. 神经系统
酒精对神经系统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少量饮酒时,可能会让人感觉放松、兴奋,这是因为酒精抑制了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使大脑皮层处于相对兴奋状态。然而,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逐渐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含糊不清、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症状,这是因为酒精影响了小脑的平衡和协调功能。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长期酗酒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慢性损害,如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炎等。
2. 消化系统
对胃部而言,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胃炎、胃溃疡的发生。很多人在大量饮酒后会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是酒精对胃的直接刺激所致。长期酗酒还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在肝脏方面,酒精性肝病是长期饮酒常见的后果之一。初期可能表现为脂肪肝,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一旦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全身的代谢和解毒功能,严重威胁健康。
3. 心血管系统
少量饮酒可能会使血压短暂下降,这是因为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但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此外,酒精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引发心律失常,如房颤等。长期酗酒还可能导致心肌病变,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发展为酒精性心肌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4. 免疫系统
酒精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的抵抗力。长期饮酒的人更容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这是因为酒精影响了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使身体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
三、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分级
1. 轻度酒精中毒
患者主要表现为兴奋状态,话多、情绪不稳定,可能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眼部充血。此时,患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稍有下降,但基本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行动能力。
2. 中度酒精中毒
除了兴奋症状加重外,会出现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像喝醉酒后常见的东倒西歪。同时,言语含糊不清,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变得迟钝,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 重度酒精中毒
患者会陷入昏迷状态,呼之不应,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抑制,呼吸频率减慢、节律不规则,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同时,还可能伴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症状,若不及时救治,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四、酒精中毒的现场救治方法
1. 轻度酒精中毒
对于轻度酒精中毒者,首先要确保其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发生意外。可以让患者适量饮水,最好是喝一些含糖的饮料,如糖水、蜂蜜水等,这有助于促进酒精的代谢,缓解口渴症状。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一般经过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
2. 中度酒精中毒
当发现中度酒精中毒患者时,同样要保证其环境安全,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如果患者意识尚清醒,可以尝试让其喝一些温水或淡盐水,以稀释胃内酒精浓度,减轻胃肠道刺激。但如果患者已经出现频繁呕吐,不建议强行喂水。若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迹象,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重度酒精中毒
重度酒精中毒情况危急,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方法为:让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 - 120次。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每次持续1秒以上,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可。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五、如何预防酒精中毒
1. 适量饮酒
这是预防酒精中毒的关键。男性每天饮用的酒精量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宜超过15克。换算成常见的酒类,大约相当于男性每天饮用啤酒不超过750毫升,葡萄酒不超过250毫升,38度白酒不超过75克,50度白酒不超过50克;女性饮酒量应在此基础上减半。
2. 饮酒时注意饮食
在饮酒前,最好先吃一些食物,如面包、米饭、肉类等,这样可以延缓酒精的吸收速度。饮酒过程中,也不要空腹饮酒,要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助于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3. 避免多种酒类混饮
不同酒类的成分和度数有所不同,混饮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酒精,而且混饮后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会变得更为复杂,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
4. 特殊人群避免饮酒
孕妇、儿童、青少年、患有某些疾病(如肝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人群,以及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等,这些药物与酒精会发生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的人,应避免饮酒,以免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酒精中毒绝不是一件小事,它对身体的危害涉及多个系统,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希望大家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能够重视酒精中毒的问题,做到适量饮酒、科学饮酒,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如果遇到酒精中毒的情况,要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治,并及时送医。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酒精中毒的威胁。
(李敏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