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日常护理

2024-07-22 13: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小儿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已达10%-40%,中国0-14岁儿童患病率约为15.79%,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不仅导致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典型症状,更可能引发哮喘、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睡眠质量、学习效率及生长发育。本文结合临床医学、环境科学、营养学等多学科视角,为家长提供可落地的日常护理方案。

一、过敏性鼻炎的致病机制与高发诱因

1. 免疫-炎症级联反应

过敏原入侵:当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通过鼻腔黏膜时,免疫球蛋白E(IgE)与肥大细胞结合,触发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释放,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亢进。

神经-免疫交互:鼻黏膜内C纤维受刺激后释放P物质,加剧炎症反应,形成“过敏原暴露-神经反射-炎症加重”的恶性循环。

2. 高危因素解析

遗传易感性:父母一方患过敏性鼻炎,子女患病风险增加3倍;若双亲患病,风险升至7倍。

环境暴露:

尘螨:每克床尘含尘螨100-500只,儿童卧室尘螨浓度每增加10μg/g,患病风险上升12%。

花粉:春季柳树、杨树花粉浓度达1000粒/m³时,过敏性鼻炎就诊量激增300%。

空气污染: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³,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增加1.5%。

生活方式:

过度清洁:城市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较农村儿童低40%,Th1/Th2免疫失衡风险增加。

抗生素滥用:6岁前使用≥3次抗生素的儿童,过敏性鼻炎风险提高1.8倍。

二、日常护理的核心策略

1. 环境控制:打造“低敏空间”

卧室净化:

床品管理: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单、被套、枕套,可杀灭99%尘螨;使用防螨床罩,阻隔率≥98%。

湿度调控:保持室内湿度40%-60%,湿度每降低10%,尘螨浓度下降50%;花粉季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PM2.5过滤效率≥99.97%。

宠物管理:若孩子对宠物过敏,禁止宠物进入卧室,每周用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宠物香波洗澡,减少皮屑脱落。

外出防护:

花粉季:每日10:00-16:00(花粉浓度高峰期)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回家后立即更换衣物、清洗鼻腔。

冷空气刺激:冬季外出前用凡士林涂抹鼻前庭,形成物理屏障;使用围巾遮盖口鼻,减少冷空气直接吸入。

2. 鼻腔护理:清洁与修复并重

生理盐水冲洗:

方法:每日2次,使用等渗(0.9%)或高渗(2.3%)生理性海水鼻喷剂,每个鼻孔喷2-3次,配合擤鼻动作排出分泌物。

机制:清除过敏原、炎症介质,减轻黏膜水肿;高渗盐水可促进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恢复。

鼻部按摩:

手法:用拇指指腹沿鼻翼两侧迎香穴向上推至睛明穴,每次30下,每日3次,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

穴位刺激:按压合谷穴(虎口处)1分钟,每日3次,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作用。

蒸汽吸入:

配方:在40℃热水中加入桉树精油2滴、薄荷精油1滴,让孩子距离水面20cm深呼吸,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作用:稀释黏液、减轻炎症,但需注意水温避免烫伤。

3. 饮食管理:从“忌口”到“增效”

过敏原规避:

常见致敏食物:牛奶(32%)、鸡蛋(28%)、小麦(15%)、花生(10%)、海鲜(8%),建议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过敏原。

交叉反应:对桦树花粉过敏的儿童,可能对苹果、樱桃、胡萝卜等食物过敏,需警惕“口腔过敏综合征”。

抗炎饮食:

ω-3脂肪酸:每周食用深海鱼(三文鱼、鳕鱼)2-3次,或补充DHA 200mg/日,可降低炎症因子IL-4水平。

维生素D:每日补充维生素D 400-800IU,血清25(OH)D水平≥30ng/ml时,过敏性鼻炎风险降低40%。

益生菌:服用鼠李糖乳杆菌GG株(100亿CFU/日)或副干酪乳杆菌LP-33(50亿CFU/日),连续3个月,可调节Th1/Th2平衡。

禁忌食物:

刺激性食物:辣椒、芥末、咖喱等可加重鼻黏膜充血。

含组胺食物:陈年奶酪、腌制肉类、葡萄酒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4. 运动与睡眠:增强免疫屏障

科学运动:

有氧运动:每日游泳、慢跑、跳绳30分钟,可提升IgA水平,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

冷水适应训练:从夏季开始,每日用冷水洗脸、洗鼻,逐渐过渡到冷水浴,可降低鼻腔高反应性。

睡眠管理:

睡眠时长:3-5岁儿童每日保证10-13小时睡眠,6-12岁儿童每日9-12小时。

睡眠环境:使用防螨床垫、纯棉被褥,卧室避免放置毛绒玩具,保持安静、黑暗,促进褪黑素分泌。

三、症状急性期护理

1.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糖浆(2-12岁:5mg/日;>12岁:10mg/日)、西替利嗪滴剂(6月龄-2岁:2.5mg/日;2-6岁:5mg/日),起效快,嗜睡副作用小。

鼻用抗组胺药:氮卓斯汀鼻喷剂(6岁以上),每日2次,每次每侧鼻孔1喷,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减少全身吸收。

糖皮质激素:

鼻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3岁以上)、布地奈德鼻喷剂(6岁以上),每日1次,每次每侧鼻孔1喷,连续使用不超过12周,安全性高。

口服激素:仅用于严重急性发作期,如泼尼松龙1mg/kg/日,连用3-5天,需严格遵医嘱。

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5岁:4mg/日;6-14岁:5mg/日),可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夜间症状,但需警惕神经精神副作用。

2. 物理干预

热敷:用40℃热毛巾敷鼻根部,每次10分钟,每日3次,可缓解鼻塞。

鼻腔引流:让孩子侧卧,头低位,轻拍背部,促进分泌物排出。

四、典型案例:从“反复发作”到“长期控制”

案例一:尘螨过敏儿童的居家管理

患儿背景:5岁男孩,尘螨过敏原特异性IgE 120kUA/L,夜间鼻塞、流涕严重影响睡眠。

干预措施:

卧室更换防螨床品,使用除螨仪每周清洁床垫、沙发。

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配合鼻部按摩。

补充维生素D 800IU/日、益生菌LP-33 50亿CFU/日。

转归:3个月后,症状发作频率从每周5次降至1次,夜间睡眠时间从6小时延长至9小时。

案例二:花粉季过敏儿童的出行防护

患儿背景:8岁女孩,春季柳树花粉过敏,晨起连续打喷嚏20余次,伴眼痒、流泪。

干预措施:

花粉季每日关注花粉浓度预报,浓度>500粒/m³时居家。

外出佩戴护目镜、N95口罩,回家后立即淋浴、更换衣物。

鼻腔冲洗后使用氮卓斯汀鼻喷剂。

转归:1个月后,症状完全控制,未使用口服抗过敏药物。

五、中西医结合:增效减毒的“中国方案”

1. 中医外治法

穴位贴敷:三伏天使用“三伏贴”(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等),贴敷大椎、肺俞、膏肓等穴位,可降低复发率。

中药熏蒸:苍耳子、辛夷、薄荷各10g,煎煮后蒸汽吸入,每日1次,缓解鼻痒、流涕。

2. 中医食疗

辛夷花鸡蛋汤:辛夷花10g、鸡蛋2个,煮汤食用,可疏风通窍。

芎菊上清丸:适用于风热型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塞、流黄涕、咽痛。

 

(赛迎迎 武陟济民医院 儿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