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孩子揉眼频繁,当心过敏性角结膜炎来捣乱

2024-04-13 15: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最近,张女士发现 5 岁的女儿总是不自觉地揉眼睛,起初以为只是孩子的小习惯,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女儿的眼睛开始发红、发痒,还总说看东西模糊。带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过敏性角结膜炎在 “捣乱”。在儿童眼科门诊,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过敏性角结膜炎作为儿童常见的眼部疾病,正悄然威胁着孩子们的眼健康。如果家长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了解这一疾病的相关知识十分必要。

频繁揉眼背后的 “真凶”
过敏性角结膜炎是眼部结膜组织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发痒、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等。孩子之所以会频繁揉眼,正是因为眼部的过敏反应引发了强烈的瘙痒感。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揉眼,第一反应是 “是不是进沙子了” 或者 “是不是没睡好”,却忽略了过敏的可能性。

引起过敏性角结膜炎的过敏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花粉、尘螨、动物毛发、霉菌等。在春季,花粉浓度升高,是过敏性角结膜炎的高发季节;而在秋冬季节,尘螨和霉菌则成为主要过敏原。此外,一些孩子还可能对化妆品、洗发水、某些食物等产生过敏反应,进而累及眼部。值得注意的是,过敏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孩子患过敏性角结膜炎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别让小毛病酿成大问题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揉眼只是暂时的不适,过段时间就会自行缓解。但实际上,频繁揉眼不仅会加重眼部的过敏症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孩子揉眼时,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很容易进入眼睛,导致感染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用力揉眼还可能造成角膜上皮损伤,影响视力。长期反复发作的过敏性角结膜炎,甚至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瘢痕形成,严重者会永久性损害视力。

除了对眼部的直接伤害,过敏性角结膜炎还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眼睛的不适会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频繁揉眼的动作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形象和社交。而且,由于瘙痒难耐,孩子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等情绪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科学应对,守护孩子 “心灵的窗户”
当发现孩子频繁揉眼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眼部检查以及过敏原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敏性角结膜炎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过敏原和控制过敏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比如,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吸尘器减少尘螨和花粉;避免让孩子接触宠物;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护目镜等。同时,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

药物治疗也是控制过敏性角结膜炎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的瘙痒、充血等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此外,冷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部不适,家长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让孩子敷眼,但要注意避免冻伤。

对于过敏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的孩子,脱敏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逐渐增加孩子对过敏原的接触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不过,脱敏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要 1 - 3 年,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预防为主,打好健康保卫战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多个方面帮助孩子预防过敏性角结膜炎。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其次,适当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

此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了解家族过敏史。如果发现孩子有过敏倾向,应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同时,要教育孩子注意眼部卫生,不要随意用手揉眼,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用品。

孩子频繁揉眼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可能隐藏着过敏性角结膜炎的 “危机”。作为家长,要提高警惕,多了解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孩子眼部的异常情况。一旦怀疑孩子患有过敏性角结膜炎,要尽快就医,积极配合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一定能守护好孩子 “心灵的窗户”,让他们拥有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

 

(李晶 河南省省立眼科医院 眼科三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