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听闻过脑出血的凶险,它如同隐匿在暗处的杀手,随时可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打击。据统计,脑出血的发病率为每年(60 - 80)/10 万,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 20% - 30% ,急性期病死率更是高达 30% - 40%。那么,当身边有人突然因脑出血昏迷,我们该如何应对?重症医学科又有怎样的急救密码来与死神较量呢?
脑出血:突袭的健康 “杀手”
脑出血,又称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所引发。患者多在活动中突然起病,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例如,50 多岁的张大爷,在与朋友下棋时,突然感到剧烈头痛,随后呕吐不止,紧接着便陷入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确诊为脑出血。
争分夺秒:现场初步急救很关键
当发现有人疑似脑出血时,现场的初步急救至关重要,这往往能为后续的专业救治争取宝贵时间。首先,要第一时间拨打 120 急救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所在位置、病人情况等关键信息。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若患者佩戴牙套,应尽快取出;若出现呕吐或口腔有异物堵塞,要及时清理,防止误吸。同时,尽量帮助患者保持侧卧位,一手轻扶患者额头,一手轻抬患者下巴,将头部侧向一边,以缓解呼吸困难。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法,用冷毛巾、冰水或冰袋放置于患者头部,使头部血管收缩,降低出血速度和出血量,减少后遗症发生。
重症医学科:专业急救全力出击
患者被紧急送至医院后,重症医学科(ICU)便迅速开启与死神的赛跑。在 ICU,医护人员会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同时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 CT,以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
呼吸支持:对于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的患者,ICU 会及时给予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确保患者能获得充足的氧气,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为大脑等重要器官提供必要的氧供。
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诱因,而脑出血后血压的波动又会影响病情发展。ICU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使血压维持在一个既能保证脑部血液灌注,又不会加重出血的合适范围。例如,对于收缩压高于 180mmHg 的患者,可能会谨慎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逐步平稳地降低血压。
降低颅内压:脑出血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脑疝,危及生命。ICU 常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药物来降低颅内压。甘露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颅内压变化,必要时可能会采取手术去骨瓣减压等更为积极的措施。
止血与预防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等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止血药物。此外,脑出血患者极易出现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ICU 医护团队会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营养支持:脑出血患者往往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ICU 会通过鼻饲等方式,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
脑出血虽然凶险,但通过现场及时正确的初步急救,以及重症医学科专业、精准、全方位的救治,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希望大家通过本文,能对脑出血的急救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关键时刻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乔保国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