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黄疸护理冷技能:居家监测的“游戏化”操作指南

2025-05-15 08: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科(NICU),黄疸宝宝就像一群裹着“小黄袍”的小战士,而黄疸护理则是家长和医护人员联手守护他们健康的重要战役。当宝宝从NICU回到家,居家黄疸监测成了家长的“新任务”。别把它想成枯燥的苦差事!掌握这些“游戏化”操作,监测黄疸也能变成有趣的亲子互动,今天就跟着NICU的护士们,解锁居家黄疸护理的超实用冷技能!

一、黄疸小知识:认识这个“小黄人”制造者

新生儿黄疸就像宝宝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小挑战”。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里的红细胞“退役”后会分解产生胆红素,而肝脏就像勤劳的“清洁工”,负责把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但新生儿的肝脏“小工厂”还在“试用期”,处理胆红素的速度跟不上,导致胆红素在身体里越积越多,宝宝的皮肤、眼白就被“染黄”了,这就是生理性黄疸。

还有一些“调皮”的病理性黄疸,可能是因为宝宝和妈妈血型不合、感染了病毒,或者存在先天性疾病,让胆红素的“产量超标”。不管是哪种黄疸,持续过高的胆红素水平都可能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所以做好居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至关重要!

二、居家监测“游戏化”:把护理变成趣味互动

(一)“比颜色”游戏:轻松判断黄疸程度

1.游戏道具

准备一张白色A4纸,这就是我们游戏的“裁判”。白色背景能让宝宝皮肤的颜色对比更明显,帮助家长准确判断黄疸情况。

2.游戏规则

在自然光线下(别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灯光下),把宝宝放在白色A4纸旁边,依次观察宝宝的额头、胸部、腹部、四肢皮肤的颜色。就像玩“找不同”游戏,对比宝宝皮肤和白纸的颜色差异。

-如果只有额头微微发黄,其他部位皮肤接近白纸颜色,说明黄疸程度较轻;

-要是胸部、腹部皮肤也明显变黄,就像蒙上了一层淡黄色薄纱,提示黄疸可能加重了;

-当四肢皮肤都变成深黄色,甚至手心、脚心都发黄时,必须马上联系医生!

家长可以每天固定时间和宝宝玩这个“比颜色”游戏,记录皮肤颜色变化,就像绘制宝宝的“黄疸变化地图”。

(二)“数尿尿”挑战:观察胆红素排出情况

1.挑战目标

宝宝的尿液是胆红素排出体外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尿量和颜色,能了解黄疸的变化。我们的目标是每天记录宝宝尿尿的次数和尿液颜色,看看宝宝能不能完成“排尿任务”。

2.挑战规则

准备一个小本子,给宝宝当“排尿记录本”。每次换尿布时,观察尿液颜色:

-如果尿液像清水一样清亮无色或淡黄色,说明宝宝排尿正常,胆红素排出顺利;

-要是尿液颜色逐渐变深,像淡淡的茶水,甚至变成深黄色,可能意味着胆红素排出受阻,需要引起注意;

-同时,记录每天排尿次数,正常新生儿每天排尿6-8次以上。如果宝宝尿量明显减少,比如一天排尿少于4次,也要及时咨询医生。

把“数尿尿”变成有趣的挑战,每次记录时可以给宝宝“加油打气”,比如“宝宝今天又完成一次排尿任务,真棒!”

(三)“测体温”大冒险:警惕黄疸并发症

1.冒险准备

准备一个婴儿专用的电子体温计,这就是我们冒险的“探测仪”。宝宝的体温变化能反映身体状况,黄疸合并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发热,所以测体温是监测黄疸的重要环节。

2.冒险规则

每天给宝宝测2-3次体温,分别在早晨起床后、中午和晚上睡觉前。测量时,轻轻把体温计放在宝宝腋下,固定好,等待1-2分钟。

-如果宝宝体温在36.0℃-37.2℃之间,说明体温正常,冒险成功!

-要是体温超过37.3℃,像小战士发烧了,可能有感染风险,需要赶紧联系医生。每次测完体温,还可以和宝宝玩“体温小侦探”游戏,假装在寻找“体温小怪兽”,让测体温变得不再枯燥。

三、黄疸护理“冷技能”:让宝宝更舒适

(一)“日光浴”小妙招:安全利用阳光退黄

1.沐浴准备

选择阳光温和的时段,比如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避开阳光强烈的正午。找一个通风良好、没有风直吹的地方,比如阳台,给宝宝准备好尿布、遮阳帽(保护眼睛)和小毯子。

2.沐浴规则

让宝宝躺在毯子上,解开衣服(留下尿布),露出前胸、腹部和四肢,像给宝宝做个“阳光SPA”。但要注意:

-每次“日光浴”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避免晒伤宝宝娇嫩的皮肤;

-用遮阳帽遮住宝宝眼睛,防止阳光直射;

-每5分钟帮宝宝翻个身,让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均匀接受阳光;

-晒完后,及时给宝宝穿上衣服,补充水分,可以喂少量温水或母乳。

把“日光浴”变成亲子互动时间,家长可以一边给宝宝晒太阳,一边唱儿歌,让宝宝享受温暖阳光的同时,感受满满的爱意。

(二)“抚触操”大作战:促进胆红素代谢

1.作战准备

准备一瓶婴儿专用抚触油,找一个温暖、安静的房间,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舒适的氛围。

2.作战规则

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家长洗净双手,取适量抚触油涂在手上,开始给宝宝做抚触:

-头部:用双手拇指从宝宝额头中央向两侧滑动,就像给宝宝的额头“画小彩虹”;

-胸部:双手分别从宝宝胸部的外下方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做“小蝴蝶飞”的动作;

-腹部:以宝宝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帮助肠胃蠕动,促进胆红素排出;

-四肢:轻轻揉捏宝宝的手臂和腿部,从近端向远端按摩,就像给宝宝的小胳膊小腿“做瑜伽”。

每次抚触时间10-15分钟,每天1-2次。抚触不仅能促进胆红素代谢,还能增进亲子感情,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爸爸)的爱与关怀。

四、紧急情况应对:别让小问题变大麻烦

(一)这些信号必须警惕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立即联系医生或前往医院:

-皮肤黄染突然加重,短时间内从额头蔓延到全身;

-宝宝精神萎靡,总是昏昏欲睡,叫不醒;

-吃奶明显减少,甚至拒绝吃奶;

-出现抽搐、尖叫等异常表现;

-尿液颜色深黄,像浓茶,同时大便颜色变浅,呈灰白色。

(二)就医准备清单

带宝宝就医时,提前准备好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更快诊断:

-记录宝宝黄疸出现的时间、每天的变化情况;

-整理好宝宝的“排尿记录本”和“体温记录表”;

-准备好宝宝近期的喂养情况,包括吃奶量、吃奶频率;

-带上宝宝之前的检查报告(如果有),比如在医院做的黄疸检测结果。

在新生儿黄疸护理这场“持久战”中,居家监测和护理是守护宝宝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些“游戏化”操作和冷技能,把枯燥的护理变成有趣的亲子互动,既能让宝宝更舒适,又能让家长轻松掌握宝宝的黄疸情况。记住,只要细心观察、科学护理,“小黄人”宝宝一定能早日褪去“黄衣”,露出粉嫩可爱的模样!

(尹晓敏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