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孩子总驼背,小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2024-09-03 10: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你看到孩子总是不自觉地弓着背,耷拉着肩膀,或许会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不良姿势导致的 “小毛病”。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看似平常的驼背现象,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 3% 的青少年患有脊柱侧弯,而其中 80% 以上属于特发性脊柱侧弯,这个数据正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和久坐生活方式的蔓延而逐年攀升。

认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指在青春发育高峰期,脊柱在冠状面出现大于 10° 的侧方弯曲,且病因不明的疾病。它通常在 10 - 15 岁的快速生长期发病,女孩发病率约为男孩的 2 - 3 倍 。正常的脊柱从背面看应该是笔直的,但患上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孩子,脊柱会像 “S” 形或 “C” 形一样扭曲,不仅影响体态美观,还会随着侧弯角度增大,对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从生理机制来看,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长发育失衡以及神经肌肉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基因研究显示,约 60% 的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而生长高峰期骨骼快速生长,肌肉发育却相对滞后,也容易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引发侧弯。

警惕驼背背后的 “隐形杀手”
驼背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但很多家长容易将其与单纯的姿势性驼背混淆。姿势性驼背通过纠正坐姿、加强锻炼等方式可以明显改善,而特发性脊柱侧弯导致的驼背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除了背部不对称隆起、双肩不等高、骨盆倾斜等外观异常,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慌胸闷等心肺功能受限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影响脊髓神经,导致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

脊柱侧弯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生理层面。因为体态异常,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影响社交和心理健康。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机构调查,脊柱侧弯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比同龄人高出 40%,这种身心双重压力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早期筛查是对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可以在家中定期为孩子进行 “Adam 前屈试验”:让孩子双脚并拢、膝盖伸直,缓慢弯腰至 90°,从背后观察其背部是否对称,两侧肩胛骨是否有高低差异,腰部两侧是否出现不对称的隆起。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 X 光检查,通过专业测量确定脊柱侧弯角度。

对于轻度侧弯(Cobb 角<20°)的患者,通常采取姿势矫正、康复训练和定期随访的方式。每天坚持 30 分钟的脊柱矫正操,如燕子飞、平板支撑等,配合使用姿势矫正器,能够有效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改善脊柱稳定性。中度侧弯(20°≤Cobb 角<40°)则需要佩戴量身定制的支具,每天佩戴时间不少于 20 小时,通过外部压力延缓侧弯进展。而当侧弯角度超过 40° 时,往往需要手术干预,通过植入金属内固定装置来矫正脊柱形态。

守护脊柱健康,从生活细节做起
预防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首先要为孩子打造科学的学习环境,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确保读写时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 30 - 35 厘米,胸部与桌子间隔一拳。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平板电脑,每 30 分钟起身活动,做颈部、肩部拉伸运动。

合理的运动锻炼也是保护脊柱的 “天然良药”。游泳、单杠、引体向上等伸展类运动,能有效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瑜伽中的猫牛式、下犬式等动作,有助于矫正脊柱形态。此外,均衡饮食同样重要,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 D 的食物,如牛奶、鱼虾、坚果等,为骨骼发育提供充足营养。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家长的重视和及时干预。下次看到孩子驼背时,请多一份警惕,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孩子挺拔的脊梁。毕竟,挺直的不仅是脊柱,更是孩子充满希望的未来。

 

(杨彬 河南省人民医院 脊柱脊髓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