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出生第一天,新生儿知识大揭秘!

2025-05-19 13: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新生儿科,每天都上演着生命最初的奇妙故事。当皱巴巴、红彤彤的小生命呱呱坠地,初来乍到的宝宝们藏着太多让人好奇的小秘密。作为新生儿科的护师,见过无数“萌宝”的第一天,今天就把这些藏在宝宝小身体里的知识“宝藏”统统挖出来,带你解锁新生儿世界的奇妙密码!

一、新生儿的“出厂设置”: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秘密

(一)皱巴巴的“小老头”模样

很多家长第一眼看到宝宝,心里直犯嘀咕:“怎么皱巴巴的,一点都不像动画片里粉嘟嘟的小宝贝?”别担心!这是因为宝宝在羊水里泡了整整9个多月,皮肤长时间被羊水浸泡,再加上产道挤压,自然变得皱皱巴巴。不过别着急,一般出生后1-2天,宝宝的皮肤就会慢慢舒展,逐渐变得水润有弹性,就像刚泡发的小木耳,慢慢恢复到“出厂”的完美状态。

(二)红彤彤的“害羞脸”

新生儿的皮肤大多红彤彤的,这可不是因为“害羞”,而是血液里红细胞数量多、血管丰富导致的。这些红细胞在妈妈肚子里时,承担着从胎盘获取氧气的重任。出生后,宝宝开始自主呼吸,多余的红细胞会慢慢“退役”,皮肤颜色也会在1-2周内逐渐变淡,慢慢变成健康的淡粉色。要是宝宝的皮肤黄得像小橘子,那可能是黄疸找上门,需要密切观察或遵医嘱处理。

(三)“小外星人”的奇怪姿势

仔细观察宝宝,会发现他们总保持着蜷曲的姿势,像个小虾米,甚至双手还握成小拳头。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空间有限,一直保持着这种姿势。出生后,虽然有了更大的空间,但他们还没习惯“伸展模式”,一般要过几个月,随着肌肉逐渐放松,才会慢慢舒展开来。所以,千万别强行掰开宝宝的小拳头,小心“惹怒”这个软软的小家伙!

二、新生儿的“生存技能”:自带的“超能力”

(一)神奇的觅食反射

把手指轻轻放在宝宝脸颊旁,小家伙马上会转头寻找,张开小嘴做出吮吸的动作,这就是觅食反射。这个“超能力”可是宝宝的“生存法宝”,能帮他们快速找到食物来源。除了手指,妈妈的乳头靠近时,宝宝也会本能地凑上去。这种反射一般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段可爱又重要的“技能有效期”。

(二)“铁嘴神功”——吸吮反射

只要把奶嘴或乳头放进宝宝嘴里,他们就会立刻开始有力地吸吮,这就是吸吮反射。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宝宝的小嘴巴里藏着大大的能量!通过吸吮,他们不仅能获取营养,还能获得满满的安全感。不过,宝宝的吸吮力度有时会让人惊讶,吃奶时紧紧含住乳头不松口,仿佛在说:“这是我的‘能量补给站’,谁也别想抢走!”

(三)抓握反射:迷你“大力士”

把手指放进宝宝的小手掌,他们会立刻紧紧握住,甚至能短暂地把自己吊起来(当然,千万不能真的尝试!)。抓握反射是宝宝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妈妈肚子里时,他们就会用小手抓握脐带玩耍。这种反射在出生后3-4个月逐渐消失,但它可是宝宝手部力量发育的重要开端,未来的小画家、钢琴家,都是从这小小的抓握开始练起的!

三、出生第一天的“必做项目”:新生儿的“闯关游戏”

(一)Apgar评分:人生第一个“成绩单”

宝宝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医护人员会进行Apgar评分,从心率、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对刺激的反应这5个方面打分,每个指标0-2分,满分10分。这个评分就像宝宝人生的第一个“成绩单”,7分以上说明宝宝状态良好;4-6分表示需要一些帮助;低于4分则提示宝宝可能有危险,需要紧急处理。别小看这个简单的评分,它能快速判断宝宝是否适应了宫外生活,是守护宝宝健康的第一道关卡。

(二)疫苗接种:第一份“健康护盾”

出生24小时内,宝宝会接种人生第一针疫苗——乙肝疫苗。这一针就像给宝宝戴上了第一份“健康护盾”,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同时,很多医院还会给宝宝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接种后,宝宝的胳膊上可能会出现一个小红点,之后慢慢变成小脓包,这都是正常反应,千万别去挤压,等待它自然结痂脱落就好。

(三)听力筛查:聆听世界的第一步

在安静的房间里,医护人员会用专业仪器给宝宝做听力筛查。这个检查就像给宝宝的小耳朵做一次“大扫除”,通过检测耳内的反应,判断听力是否正常。如果宝宝第一次筛查没通过,别着急,可能是耳朵里有羊水残留等原因。一般在42天左右会进行复筛,大部分宝宝都能顺利“通关”,开启聆听世界美妙声音的旅程。

四、新手爸妈必知:照顾新生儿的“避坑指南”

(一)脐带护理:小心呵护“生命纽带”

宝宝出生后,脐带残端就像一段“小尾巴”。每天要用碘伏棉签从脐根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消毒,保持脐带干燥清洁。千万不能让尿布盖住脐带,防止尿液污染。一般1-2周,脐带残端会自然脱落。在这之前,要像守护珍宝一样呵护它,避免感染。

(二)喂奶那些事儿:按需喂养才科学

宝宝饿了会用哭声、小嘴找奶等方式发出信号,这时候就该喂奶了。新生儿提倡按需喂养,不用严格规定时间间隔。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喂奶姿势,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严格按照说明冲泡奶粉,水温控制在40℃左右,别太烫也别太凉。喂奶后,要给宝宝拍嗝,防止吐奶,就像给小肚肚“排气”一样。

(三)睡眠安全:给宝宝打造“安全小窝”

新生儿每天要睡16-20个小时,睡眠安全至关重要。让宝宝仰卧在坚实、平坦的床垫上,床上不要放毛绒玩具、柔软的枕头等物品,防止窒息风险。可以给宝宝裹上襁褓,模拟子宫里的环境,让他们更有安全感。记住,“仰卧位、硬床垫、无杂物”是新生儿睡眠安全的黄金法则!

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充满了奇妙与惊喜。这些藏在小身体里的知识、自带的“超能力”,还有必须完成的“闯关项目”,构成了生命最初的精彩篇章。作为新生儿科的护师,见证了无数宝宝的第一天,每一个瞬间都让人感动。希望这份揭秘能让新手爸妈更了解宝宝,在未来的日子里,陪伴小宝贝健康快乐地成长!

(范庆庆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新生儿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