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性咽炎,从“肺阴虚”到咽喉反流的跨界诊疗

2024-09-26 10: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慢性咽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咽喉疾病,以其病程长、易复发、症状多样而著称。患者常常饱受咽部异物感、干燥感、灼热感、微痛感以及频繁的清嗓动作等困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在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交汇点,慢性咽炎的诊疗呈现出了跨界的特色,既有中医“肺阴虚”的理论基础,也有现代医学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LPR)的新视角。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慢性咽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跨界诊疗策略。

一、中医视角:肺阴虚与慢性咽炎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咽炎多被归因为“肺阴虚”。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主宣发肃降,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咽喉相连。当肺阴不足,津液亏损,虚火上炎,灼伤咽喉,便会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肺阴虚的患者常伴有咽干、咽痛、咽痒、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在干燥季节或夜间尤为明显。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多以养阴润肺、清热利咽为原则,选用沙参麦冬汤、养阴清肺汤等方剂加减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二、现代医学视角:咽喉反流与慢性咽炎

现代医学则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咽喉反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咽喉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并损伤咽喉黏膜,引发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与慢性咽炎的症状高度重叠,包括咽部异物感、干燥感、灼热感、微痛感以及频繁的清嗓动作等。

咽喉反流导致的慢性咽炎,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胃酸等反流物直接刺激咽喉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二是反流物中的胃蛋白酶等消化酶损伤咽喉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三是反流物中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引发咽喉黏膜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症状。

三、跨界诊疗:中西医结合的策略

面对慢性咽炎这一跨界疾病,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方面:应综合运用中医望闻问切与现代医学的体格检查、喉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手段,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中医望闻问切有助于判断患者的体质、病性、病位,现代医学检查则能直观显示咽喉黏膜的病变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咽喉反流等病理生理改变。

治疗方面:在中医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抗反流治疗。对于存在咽喉反流的患者,应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等抗酸药物,以减少胃酸分泌,降低反流物的酸度;同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发生。此外,还应避免诱发反流的因素,如高脂饮食、暴饮暴食、睡前进食等。

生活方式调整: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现代医学治疗,都强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四、结语

慢性咽炎作为一种跨界疾病,其诊疗需要综合运用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技术。通过中医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的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的抗反流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跨界诊疗也促进了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融合,为慢性咽炎等复杂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慢性咽炎的诊疗将会更加精准、有效。

 

(宋中霞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